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谁送一城春,绮罗香、风光窈窕。插花走马,天近宝鞭寒,金波上,玉轮边,不是红尘道。
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深下水晶帘,拥严妆、铅华相照。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
【注释】:
①三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梅花初谢:指寒食节后,梅花已开始凋谢。
③绮罗香:指富贵人家的妇女们所穿的锦绣衣裳,这里借以形容节日时人们的服饰华丽。
④天近宝鞭寒:意思是说,天快要黑了,马鞭上的装饰物都显得有些寒冷。
⑤金波上,玉轮边:指月亮的光辉。
⑥玻璃山畔:指山名,山上有水晶帘。
⑦深下水晶帘:指把水晶帘放下来遮住月光。
⑧严妆:浓妆艳抹的打扮。
⑨珠楼缈缈:形容楼阁高远而虚无缥缈。
⑩人月两婵娟:指天上的明月与人世间的美丽女子一样皎洁美丽。
⑪尊前月,月中人:指饮酒时看到的月亮和月中的嫦娥。
⑫相见年年好: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能欢聚在一起,享受着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词人用“三元”点明时间,又用“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等词语渲染出冬末春初的气氛;然后写元宵夜的盛况:“插花走马”,是节日里常见的娱乐活动。接着写“天近宝鞭寒”,说明天气转冷。接着写“金波上,玉轮边”,描绘月光如水银洒满大地,又如白玉般的月亮挂在天空,使人感到一种宁静、肃穆。
过片处写在月光下,人们纷纷打开水晶帘子,欣赏美丽的夜景,同时还有女子在楼上与月为伴的倩影。最后两句写人们饮酒赏月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词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