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注释】
山中泛舟觞客:泛指泛舟饮酒。觞:古代一种酒器,形状像酒杯。泛舟:泛,浮游的意思,泛舟是说在船上游玩。觞客:泛指宾客。
乘槎客:相传天河与大海相通,乘着木筏可以渡过天河,故称“乘槎”。
萧萧骨发清:形容人的高洁的志行和高尚的品格。
尊前:指面前的酒樽。
笛里水风生:形容笛声如微风拂动水面,声音清新悦耳。
鱼龙:比喻水中的生物。
三秋河汉明:传说天上银河有三个月亮,因此用来形容秋天的夜晚。
雪堂眠二客:指两位友人在雪堂上安睡。眠,安寝。雪堂:指雪白的堂屋,这里用作典故,代指隐士居所。
梦与白鸥盟:梦里与白鸥结成了盟约。白鸥:指白色的大鸟,这里代指隐士。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叙事,末联写人。全诗以“泛舟饮酒”为线索贯穿始终,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
首联“山中泛舟觞客”,写诗人泛舟于山水之间,与客人一同饮酒作乐的情景。“便作乘槎客”中的“乘槎”是指传说中的一种渡海工具,据说它的形状像一只大船,人们坐在上面漂浮在海上。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乘槎一样,乘风破浪,去往远方的心愿。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仕途道路的向往和追求。
“萧萧骨发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高尚品格和清纯的志向。这里的“萧萧”形容自己的气质高雅、不随波逐流;“骨发清”则是指自己的志趣高洁、不受世俗污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又展示了他的精神风貌。
“尊前山月过”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酒席上畅饮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尊前”指的是酒杯前,“山月过”指的是明月从山上升起,“笛里水风生”则是指笛声如微风拂动水面般悠扬动听。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半夜鱼龙沸”四句,诗人通过对夜晚湖上的景象进行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其中,“半夜鱼龙沸”描绘了湖面上鱼儿跳跃、水草摇曳的景象;“三秋河汉明”则是指天空中的星星明亮如河汉(银河),象征着夜空的美丽和神秘;而“雪堂眠二客”则是指在雪白的堂屋中安睡的二位友人,他们与诗人一起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又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许多典故和文化元素,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