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1. 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扫墓、踏青、吃冷食等,以纪念逝去的亲人。寒食节也有吃寒食的习俗,即在这一天不吃热的食物,而是吃冷的食品,如饼、团子等。

  2. 苦海周遭断去帆:这里的“苦海”比喻人生的痛苦和困扰。”周遭”表示周围。”断去帆”意味着放弃了一切希望。整句诗的意思是,人生中的痛苦如同海上的风浪,我们尝试去面对,但最终却放弃了一切希望,就像断了帆的船一样。

  3. 东风吹泪向天南: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时,面对着南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之情。”东风吹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被风吹得流泪的情景,”向天南”则暗示了诗人思念的方向是远方。这里的关键词是“泪”,它代表了诗人的悲痛和无奈。

  4. 龙蛇泽里清明五:这句话中的“龙蛇泽”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地方,与“清明五”一起,可能是指这个地区的景色或者氛围。”龙蛇”通常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清明五”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节日或活动。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这个充满生机的龙蛇泽里,我度过了一个清明的节日。这里的关键词是“清明五”,它代表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活动和感受。

  5. 燕雀笼中寒食三:这句话中的“燕雀笼中”可能指的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如鸟笼。”寒食三”表示在这个狭小空间里,度过的是一个寒冷的节日。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我度过了一个寒冷的节日。这里的关键词是“寒食三”,它代表了诗人在寒冷时节的体验和感受。

  6. 扑面风沙惊我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时,被风吹得感到惊慌失措的情景。”扑面风沙”形象地表达了风沙迎面吹来的感觉,”惊我在”则暗示了诗人因为风沙而感到惊慌。这里的关键词是“风沙”,它代表了诗人在寒食节时的感受和体验。

  7. 满襟霜露痛谁堪:这句话中的“满襟霜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衣服上布满了霜露的景象。”痛谁堪”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天气的不适感和痛苦。整句诗的意思是,由于满襟的霜露,我感到痛苦难忍。这里的关键词是“霜露”,它代表了诗人在寒食节时的身体感受和情绪变化。

  8. 何当归骨先人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先墓地的怀念之情。”何当归骨”暗示了诗人想要回到祖先的墓地,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恋。这里的关键词是“先人”,它代表了诗人对于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9. 千古不为丘首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像祖先那样为民族做出贡献的遗憾和自责之情。”不为丘首”意味着没有达到祖先那样的成就,”惭愧”则是对这种遗憾的表达。整句诗的意思是,我不会因为不能像祖先那样做出贡献而感到羞愧。这里的关键词是“丘首”,它代表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否像祖先那样做出贡献的担忧和期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从“苦海周遭断去帆”到“归骨先人墓”,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于人生的哀伤和对于历史传承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也传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意境深远而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