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山下汲荒泉,道遇腥风走不前。
向晚归来号且哭,胡儿只为解腰缠。
注释:
青衣山:山名,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市。
汲荒泉:从荒井中打水。
腥风:血腥的风。
向晚:傍晚时分。
解腰缠:解开衣带,即解下腰带,表示自己贫穷。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战乱时期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艰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第一句“青衣山下汲荒泉”,描绘了诗人在青衣山下打井取水的场景。青衣山位于四川西部,是古代蜀地的重要关隘之一。在这里打井取水是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但这里的水源并不丰富,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第二句“道遇腥风走不前”,描述了诗人在路上遇到血腥气息时,无法继续前行。这里的“腥风”可能是指战争或瘟疫等灾难带来的恶劣环境,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而“走不前”则表明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很难继续前行。
第三句“向晚归来号且哭”,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归来时的情景。当夜幕降临,人们通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选择了在夜晚归来并号啕大哭,这似乎与一般的情境不符。
第四句“胡儿只为解腰缠”,揭示了诗人哭泣的原因。这里的“胡儿”可能是指那些侵略者或强盗,他们为了获取财物而四处抢掠。而“解腰缠”则是形容这些胡儿为了抢劫财物,不惜伤害他人,甚至杀人越货的行为。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和个人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助。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描绘了战乱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