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
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

注释与赏析:

至扬州

  • “既投古庙觅藜羹”: 在古庙寻找藜(一种植物,可以食用)煮成的汤,暗示作者可能因为旅途劳顿、饥饿难耐而寻求食物。
  • “三五樵夫不识名”: 樵夫们不认识“藜”,表明他们生活在较为原始的环境中,缺乏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 “僮子似知予恶梦”: 童仆似乎知道主人的噩梦,可能是主人在旅行中遇到了一些不顺利的事情,导致他做噩梦。
  • “生柴烧火到天明”: 用生柴火做饭直到天亮,反映了作者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至扬州
已经走进古老的寺庙寻找藜羹,
三五位樵夫并不认识它的名字。
僮仆似乎知道我昨晚做了恶梦,
生柴烧火直到黎明破晓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扬州途中的经历。诗中通过樵夫和僮仆的视角展示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差异,以及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樵夫们不了解“藜羹”的含义,可能因为他们生活在更为简朴的环境中;而僮仆似乎能够理解主人的噩梦,可能是因为他对主人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