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译文】

蓬山被风雨隔断,你主持阳秋的司理。

厌倦承明直谏的职位,出任漳州做官。

问俗便知是乡亲,过门拜谒松楸。

锦堂相称棠阴好,桑梓易留难舍。

何来澜沧蠡测间,何物负舟浪打头。

翻复十年事,坎流行止随。

来时岂不再重游,迟取终无怨尤。

太守执此去,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注释】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芸观:指观察天文历法的机构。

承明:汉代宫殿名,在未央宫前。汉武帝曾在此设直庐,供侍从值宿。后以承明殿为翰林院的代称。

出为漳浦游:出京任职,到漳州做官。

桑梓:古地名,指故乡。

松楸(qiū):1.松树和楸树。2.松楸之祭。

锦堂:华丽的堂屋。

棠阴:1.棠树之阴。2.棠阴之下。3.指故居。4.借指家乡。

澜蠡:1.水波、波浪。2.泛指江湖。3.比喻风波、动乱。4.比喻是非纷争。5.喻指政治斗争或官场倾轧。6.比喻祸乱。7.指江河湖海。8.泛指广大的水域。

舟:1.船。2.泛指船只。3.比喻政治上的得失荣辱。4.比喻命运或前途。5.比喻恩宠或权力。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饯行之际,勉励卓大著到任后要关心民生,造福于民,不要辜负了朝廷的期望和人民的希望,表达了对卓大著的殷切希望和良好祝愿。

这首诗是一首饯别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夏五月,当时卓大猷任福建观察使。这首诗是写与友人离别时的临别赠言。全诗共八节四十字,每节四字,句句用韵。

第一首“蓬山隔风雨”起得突兀,而意境苍茫。蓬山本神仙居所,而风云阻隔,则表明友人此行,将远离尘世的烦恼,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芸观司阳秋”两句,则表明友人此次去漳州任职,将主持郡政,负责一方百姓的福祉;“厌作承明直”三句,则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承明是汉代宫殿名,这里用以表示皇帝身边的重要职务。诗人认为友人担任这个职务,会有所成就,但同时也提醒他,作为朝廷大臣,应该时刻警惕各种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个人得失而影响国家的利益;“过家拜松楸”二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与祝愿;最后两句,则是祝愿友人在漳州能够取得成功,造福于人民,不要辜负了朝廷的期望和人民的希望。

第二首“锦堂事相俪”一句,似乎是对上文的总结。锦堂,华丽堂屋;相俪,相互匹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华丽的堂屋中相聚是相配的,但在阔大的漳州府中相聚也是相配的。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三首“何来澜蠡间”三句,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劝诫。澜蠡,波澜壮阔的水波;负舟浪打头,指遭受风波、动乱;迟取终无怨尤,意思是说如果迟迟不取得成果,那么最终也不会有怨言。这句诗是告诫友人,在官场上要时刻谨慎行事,不要因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得意忘形,更不应该为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而动摇自己的初心和信念。

第四首“倘来岂不再”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倘来,倘若再来;迟取终无怨尤,意思是说如果迟迟不取得成果,那么最终也不会有怨言。这句诗是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取得成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更不要忘记初心和使命。

第五第六两首诗,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望。其中“昔予援西铭”一句,引用了孟子的话“我知言”,意为“我所知道的只有孔子的一句话”,表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推崇;“期子以前修”一句则是希望友人能继承孔孟之道,弘扬儒学精神;“愿觌弘济学”三句则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与期望。弘济,弘扬;觌,见面;济,帮助;学,学问。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希望你能弘扬儒学之道,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第七第八两首诗,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望。其中“何来澜蠡间”三句,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心和劝诫;“何物负舟浪打头”两句,则是指如果遭遇波涛汹涌的困难和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翻覆十年事”三句,则是指过去十年里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和磨难;“行止随坎流”两句,则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遵循内心的指引。

第九第十两首诗,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望。其中“倘来岂不再”两句,是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获得成功;“迟取终无怨尤”三句,则是希望友人即使迟一些取得成就也不会被责怪;“太守执此往”三句,则是说如果太守拿着这首诗去向百姓传达的话,那么百姓们一定会感激不已;“邦人庶其瘳”一句则是希望百姓们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第十一十二两首诗,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望。其中“昔予援西铭”一句,引用了孟子的话“我知言”,意为“我所知道的只有孔子的一句话”,表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推崇;“期子以前修”一句则是希望友人能继承孔孟之道,弘扬儒学精神;“愿觌弘济学”三句则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与期望。弘济,弘扬;觌,见面;济,帮助;学,学问。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希望你能弘扬儒学之道,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这首诗通过对卓大著赴漳州任职这一重要事件的描绘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责任和人生道路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