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学道勾山许,学到至人本无怒。赤子𧥄𧥄如鱼头,不堪妖孽腥上流。
钳键长潭铁树立,摩挲穹石宝剑湿。
当时岂忍如是观,毒流不可开眼看,英风凛凛万古寒。

【注释】勾山许:指勾践,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吴复国。学道:修炼道家之术。至人:得道之人,指道家所说的真人。𧥄𧥄:鱼头状物,比喻刚正不阿。妖孽:邪恶的东西。钳键:把铁铸成的锁链,比喻束缚人的制度。摩挲:抚摩,抚摸。穹石:高耸入云的石头。宝剑:剑柄上有龙纹装饰,是宝剑的特征。毒流:形容坏人坏事的祸患。英风:英勇的精神风貌。凛凛:寒风的样子,形容气势威严。

【赏析】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二年),作者在潭州时所作。当时他与友人李公择、张舜民等一同游玄真观,题诗留念,并请李公择以诚斋体和韵赋诗。此诗为酬唱之作,意在表达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灭吴复国的事迹。诗人用“学到至人本无怒”来形容勾践,表明自己学习道家之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至人的境地,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颔联写勾践虽然是一位得道之人,但面对邪恶势力却毫不畏惧,敢于斗争。这里诗人用“赤子𧥄𧥄如鱼头”来形容勾践的勇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认同。“不堪妖孽腥上流”则进一步强调了勾践对于邪恶势力的痛恨。

颈联写勾践虽然是一位得道之人,但在政治斗争中也曾经遭受过挫折。这里诗人用“钳键长潭铁树立”来形容当时的局势,表明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无奈。“摩挲穹石宝剑湿”则进一步描绘了勾践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尾联写诗人对勾践的崇敬之情。他认为勾践虽然是一位得道之人,但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业绩,因此应该给予最高的评价。同时,他还认为勾践的精神风貌可以激励后人奋发向上,成为永恒的楷模。

这首诗通过对勾践的历史事迹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