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梅其二》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下面逐句翻译并赏析这首诗: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注释】:

  • “香者梅之气”:指的是梅花散发的香气如同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梅以其清香闻名,故云“香者”。
  • “白者梅之质”:指梅花的白色象征着它的纯洁与坚强。梅花的花朵颜色通常为白色,因此此处强调的是梅花的自然本色。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注释】:

  • “以为香不香”:表示对于是否具有香气这个问题的质疑。作者认为仅仅凭借气味来评判梅花的美是不全面的,因为真正的梅花之美不仅在于香气,还体现在它的气质、品质等方面。
  • “鼻孔有通窒”:形容鼻子对于香味的感受已经变得迟钝,比喻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已经受到了局限或偏见的影响。这里暗指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注释】:

  • “我有天者在”:表示作者拥有超越世俗的眼光和见识,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这里的“天者”可以理解为自然、天性或者天赋,意味着作者具备某种超俗的品质。
  • “一白自不易”:强调了梅花白色的美丽是自然而然、无法改变的,表明梅花之所以洁白无瑕,是其天生的属性,而非人为可以修饰或改变的。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注释】:

  • “古人重伐木”:反映了古人重视自然美的观念,认为树木应该保持原貌,不应被砍伐破坏。这里的“伐木”可以理解为砍伐或破坏。
  • “惟恐变颜色”:表示古人害怕颜色的变化,担心树木一旦失去原有的绿色,就会变得不再美丽,失去了自然的本质。这也可以理解为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注释】:

  • “大雅久不作”:表示长久以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少出现,缺乏高雅的文化氛围。这里的“大雅”指的是高尚的文学艺术风格。
  • “此道岂常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高雅文化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即使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追求也不会改变。这里的“此道”指的是文人墨客所崇尚的美德和才艺。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注释】:

  • “诗翁言外意”:表示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出的深层含义和意境,是无法被时间磨损掉的。这里的“诗翁”指的是诗人或文人。
  • “不能磨灭白”:强调了梅花的纯净和高雅是永恒不变的,不会被时间的流逝所侵蚀和改变。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珍视和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高雅文化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