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烟火,跳出天地窑。
掀然立千仞,块视金与焦。
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风飘。
摩挲云冥树,岂随群卉凋。
但知仙骨轻,不学倒影摇。
人间尽描貌,妙不在生绡。
揭斗斟天浆,霞衣却琼瑶。
暑布送王廷举用萧敬夫韵
高人不烟火,跳出天地窑。
掀然立千仞,块视金与焦。
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风飘。
摩挲云冥树,岂随群卉凋。
但知仙骨轻,不学倒影摇。
人间尽描貌,妙不在生绡。
揭斗斟天浆,霞衣却琼瑶。
【注释】
- 高士:高尚的人。
- 烟火:尘世的烟雾。
- 跳出:脱离。
- 天地窑:指天地间的一切。
- 掀起(qǐ):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
- 千仞:指很高的山。仞为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 香袂:指衣袖香气。
- 紫髯:指胡须呈紫色。
- 摩挲(mó shā):抚弄,抚摸。
- 云冥树:指云雾缭绕的树木。
- 岂随(qǐ suí):岂能。
- 生绡(xiāo):生丝织品,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 揭斗:舀起。
- 天浆:天露、天浆水等神仙饮料。
- 霞衣:像云彩般的衣服。
【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王廷举的超凡脱俗,抒发了作者对王廷举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功力。
“高人不烟火,跳出天地窑。”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了王廷举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形象。他的举止神态,仿佛是脱离尘世的仙人,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掀然立千仞,块视金与焦。”这里的“掀然”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王廷举傲视一切、无所畏惧的气概。他站立在高山之巅,俯瞰着大地,仿佛看到了金黄的阳光与燃烧的火焰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这种景象,既展现了王廷举的豪迈之气,又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深深敬意。
“香袂拂雪冷,紫髯逐风飘。”诗人通过对王廷举衣袖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他的高洁气质。那袖子上散发出的香气,如同雪花般纯净洁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而王廷举那飘逸的胡须,则随着清风飘荡起来,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人继续描绘王廷举的风采:“摩挲云冥树,岂随群卉凋。”在这里,诗人将王廷举的风采与大自然中的云冥树相比拟,强调了王廷举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仿佛与群芳争艳的花木无关,而是独自傲立于云端之上,显得格外醒目。同时,这也暗示了王廷举的高洁品质,他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但知仙骨轻,不学倒影摇。”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王廷举与众不同的气质。他认为王廷举拥有轻盈如仙的骨骼,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纷扰之中,因此不会像其他凡人一样被名利所迷惑。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王廷举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他对世俗世界的不屑一顾。
“人间尽描貌,妙不在生绡。”这是诗人对王廷举超凡脱俗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描绘了王廷举的形象,但仍然无法完全捕捉到他的魅力所在。而真正的美,并不在于华丽的外表和繁复的细节,而是在于那份超脱世俗的精神气质。
“揭斗斟天浆,霞衣却琼瑶。”最后一句,诗人再次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王廷举的超凡气质。他能够随意地从天浆中汲取甘露,享受着神仙般的生活。而他身穿的霞衣,更是闪耀着如同琼瑶般的光芒,让人羡慕不已。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王廷举的高度敬仰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拥有超凡气质的理想化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