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赏析】
此诗以静观万物,物我合一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但它们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体系。
首句“地得一以宁”,是说自然界的一切都遵循着“一”的原则而达到安宁。这里所说的“一”,既指宇宙万物的本源——道,也指天地万物所遵循的规律。“宁”即平静、安定。诗人通过对这个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对于宁静、平和的追求。
第二句“凝然者卷石”,是说大地在宁静中呈现出一种凝聚的状态,如同被风轻轻卷起的石头般静谧。这句诗描绘的是大自然的静态美,表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嵁岩及培塿”,是说峻峭的岩石和平坦的土地都拥有不同的形态,但它们的本质却是相同的。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万物之间的统一性,表达了诗人对于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四句“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是说那些能够领悟到“一”之极的人,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是平和、从容不迫。这里的“一”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性,也是诗人对人生的理解。
接下来五句,诗人通过描绘四季更迭、鸟鸣花落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仁爱、智慧等美德的追求,认为它们都是人类应该珍视和发扬光大的品质。
最后两句“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是说那些懂得珍惜生命、追求真理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是仁爱与智慧并存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共生、仁爱智慧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