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不自意,如病乍得痊。
须臾传火攻,然眉复相煎。
一行辄一跌,奔命度平田。
幽篁便自托,仰天坐且眠。
晴曦正当昼,焦肠火生咽。
断罂汲勺水,天降甘露鲜。
青山为我屋,白云为我椽。
彼草何荒荒,彼水何潺潺。
首阳既无食,阴陵不可前。
便如失目鱼,一似无足蚿。
不见道傍骨,委积有万千。
魂魄亲蝇蚋,膏脂饱乌鸢。
使我先朝露,其事亦复然。
丈夫竟如此,吁嗟彼苍天。
古人择所安,肯蹈不测渊。
柰何以遗体,粪土同弃捐。
初学苏子卿,终慕鲁仲连。
为我王室故,持此金石坚。
自古皆有死,义不污腥膻。
求仁而得仁,宁怨沟壑填。
秦客载张禄,吴人纳伍员。
季布走在鲁,樊期托于燕。
国士急人病,倜傥何拘孪。
彼人莫我知,此恨付重泉。
鹊声从何来,忽有吉语传。
此去三五里,古道方平平。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 更生不自意,如病乍得痊。
- 须臾传火攻,然眉复相煎。
- 一行辄一跌,奔命度平田。
- 幽篁便自托,仰天坐且眠。
- 晴曦正当昼,焦肠火生咽。
- 断罂汲勺水,天降甘露鲜。
- 青山为我屋,白云为我椽。
- 彼草何荒荒,彼水何潺潺。
- 首阳既无食,阴陵不可前。
- 便如失目鱼,一似无足蚿。
- 不见道傍骨,委积有万千。
- 魂魄亲蝇蚋,膏脂饱乌鸢。
- 使我先朝露,其事亦复然。
- 丈夫竟如此,吁嗟彼苍天。
- 古人择所安,肯蹈不测渊。
- 柰何以遗体,粪土同弃捐。
- 初学苏子卿,终慕鲁仲连。
- 为我王室故,持此金石坚。
- 自古皆有死,义不污腥膻。
- 求仁而得仁,宁怨沟壑填。
- 秦客载张禄,吴人纳伍员。
- 季布走在鲁,樊期托于燕。
- 国士急人病,倜傥何拘孪。
- 彼人莫我知,此恨付重泉。
- 鹊声从何来,忽有吉语传。
- 此去三五里,古道方平平。
译文:
高沙路上的艰难困苦让我感到意外,仿佛突然康复了。
片刻后传来了火攻的消息,眉毛又再次被煎熬痛苦。
一次跌倒之后必须再爬起,在平原上奔走逃亡。
竹林深处可以暂避风头,仰望蓝天静坐休息。
晴朗天气正适合行走,但焦灼的肠子让人难以忍受。
断了的瓶子和勺子舀水,天空中降下甘甜的泉水。
青山作为我的屋檐,白云作我的椽子。
那荒芜的野草,那流动的小溪,都让人心生感慨。
从前的首阳山已没有食物可寻,阴陵的路途不能前行。
就像是失去了视力的鱼,就像没有脚的蚯蚓。
那些看不见道路的尸体,堆积如山。
灵魂亲近苍蝇和蚊子,身上的油脂滋养着乌鸦和鸢类。
这让我在先朝的早晨就死去,这样的事也确实会发生。
男人终究是如此,叹息苍天啊!
古人选择安逸的地方生活,怎会踏上不可知的危险之地?
为何要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却像粪便一样被人抛弃?
起初学习苏文忠公,最终崇拜鲁仲连。
为了国家的安危,坚持用石头敲击铁砧。
自古以来都有死亡,仁义不会玷污自己的身躯。
追求正义而得到的正义,难道还会怨恨深坑吗?
秦始皇的使者带着张良,吴国的勇士接纳了伍子胥。
季布在鲁地行走,樊哙在燕地托身。
国家英雄急于救治他人疾病,他的气概豪迈而不拘束。
那些人不了解他,这份遗憾只能寄托在长夜之中。
忽然听到喜讯传来,就在三五里之外。
那古老的道路上现在变得平坦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高沙道上经历的艰辛与困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他内心的坚韧与对命运的抗争。诗中的“高沙道”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诗人在此地经历了艰难的跋涉和生活的考验。诗中多次提到“火攻”和“荆棘”,反映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由、尊严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