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
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
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
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注释】
罗次:地名,在今广东省。说竹岩:山名,在罗次县。摘稿:指文章。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西南:这里指南方。道何悠:道路多么漫长。文章:指学问、才能。会有用:有用处。意气:意志和志向。轻身谋:轻视身外之物。纷:杂乱。藜藿(líhuò ):藜菜和豆苗,泛指粗劣的食物。忧:担心、忧虑。百川:比喻众多的人才。君看:你看。百川水:比喻人才辈出。东流:往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被贬为夜郎县尉,心情郁愤,写下了这首《题罗次说竹岩》。诗人以“游子”自比,抒发了他对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二句“游子西南行,出门道何悠”,诗人以“游子”自喻,表达了他对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离开家乡,来到这陌生的南方,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忧虑和不安,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漂泊无依,更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三、四句“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诗人以“意气”自励,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他认为自己的文章是有用处的,即使身在逆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使得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
五、六句“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诗人以“藜藿”自嘲,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薄和超脱。他看到那些只顾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使得诗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七、八句“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诗人以百川之水比喻人才辈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济济的期待和赞美。他认为无论在哪里,都会有才华出众的人出现,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发现他们。这种对于人才济济的期待和赞美,使得诗人更加相信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写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诗人的报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