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
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
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猬。
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胡笳曲三拍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
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
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猬。
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译文:
这三年的奔波让我的皮包骨已经空荡,三年来笛声里都是关山月影。
中天的月色如此美好,可又有谁去欣赏?豺狼遍布的边塞,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寒冷的北风吹打在身上,皮肤被冻得生疼;牛马的毛发零落,如同刺猬一般。
塞上的风云汇聚在一起,大地变得阴暗。咫尺之遥,却担心雷雨即将到来。
注释:
胡笳曲三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胡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曲三拍则表示歌曲的旋律有三个节拍。
三年奔走空皮骨:形容作者三年来的奔波劳苦,使得他的皮包骨已经空荡。
三年笛里关山月:意思是说,三年的笛声里都是关山月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中天月色好谁看:中天的月亮如此明亮,可又有谁去欣赏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
豺狼塞路人烟绝:描述了边塞的荒凉和人烟稀少的情况。豺狼遍地,没有一丝生机;道路荒凉,连行人都很少。
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猬:寒冷的北风吹打在身上,皮肤被冻得生疼;牛马的毛发零落,如同刺猬一般。这句话描绘了边疆艰苦的环境,让人感到凄凉。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的风云汇聚在一起,大地变得阴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忧虑。
咫尺但愁雷雨至:虽然距离很近,但依然担心雷雨即将到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恐惧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佳作。诗中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诗人以“三拍”为题,巧妙地运用音乐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手法既新颖又贴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性。接着,诗人通过“三年奔走空皮骨”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艰难。他不仅描述了自己在边疆的生活状态,还深刻地揭示了边疆人民的生活状况,使得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边疆人民的苦难。
诗人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他以“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句,将美好的月光与边塞的荒凉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边塞的孤独和凄凉。同时,他还以“豺狼塞路人烟绝”一句,再次强调了边塞的荒凉和人烟稀少,使得整个边疆的景象更加凄凉而令人心酸。
诗人在诗中融入了对国家形势的担忧之情。他写道:“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猬”,这不仅描绘了边疆环境的恶劣,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担忧之情。他担心国家的命运将会受到威胁,而自己也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忧思的边疆形象,成为了唐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