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我岂真我,相看还自疑。
陋非台阁像,高失布韦时。
吟苦眉常皱,忧多鬓早衰。
惓惓畎亩志,无复画师知。

【注释】

“陋”:谦辞,这里指不如。台阁像:官宦人家的画像。布韦时: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曾为司寇(掌管刑狱),得罪于相国季孙氏,被迫离开鲁国,到陈、蔡之间游历,孔子感叹自己一生清贫,无官宦之象。

【译文】

我与自己的画像相比,自感相貌并不真实,相互对视,还感到自疑。

我的画像,并非像台阁中那样富丽堂皇,也没有高官厚禄时的风采。

我常常苦吟,以致眉宇间常常皱起;忧愁多,故鬓发早白。

我怀念田园生活,已不再有画师为我画像。

【赏析】

此诗是诗人观镜自照而作,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开头二句,诗人面对画像,自我审视,自感貌不惊人。三、四句写其貌不扬之原因:非台阁之相,即非布韦之时。布韦时期,孔子曾为司寇,得罪于权贵季孙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孔子感慨自己一生贫贱,不得重用。

五、六两句写自己苦吟之状:愁眉紧锁。忧患之多,使头发早白。

最后两句写诗人怀乡之情:念念不忘的是归耕田亩的愿望,而不再寻求当画师。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