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德尊乡党,匈中有古今。
箕裘传蕴藻,臧否判崔林。
呼佛知仁政,名轩见道心。
扁舟欲访戴,仙去不容寻。
这首诗是林主簿明仲为他的好友崔林所写的挽词,表达了他对崔林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齿德尊乡党,匈中有古今。
- “齿德”指的是人的德行和年龄,这里强调了崔林在乡党的声望和地位。
- “匈中”是指内心深处,这里指崔林的内心世界。
- “古今”表示历史的长河,这里指崔林的思想和行为跨越了古今。
- 箕裘传蕴藻,臧否判崔林。
- “箕裘”指的是继承父辈的志向和事业,这里比喻崔林的品德和才华。
- “蕴藻”指的是深厚的学识和才华,这里指崔林的智慧和见识。
- “臧否”是指好坏、是非的评价,这里指崔林的行为和成就受到了人们的赞誉或批评。
- “判崔林”表示对崔林的评价,这里可能是指对他的赞美或批评。
- 呼佛知仁政,名轩见道心。
- “呼佛”指的是祈求佛祖保佑,这里可能是指崔林希望佛祖能够庇佑他。
- “知仁政”表示了解和认识仁义之政,这里指崔林对治国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 “名轩”指的是高洁的名声和高尚的志向,这里指崔林具有崇高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
- 扁舟欲访戴,仙去不容寻。
- “扁舟”指的是小舟,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乘坐的小舟。
- “戴”可能是指戴公,古代的一个隐士,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想要拜访这位隐士。
- “仙去”表示隐士已经离开人世,这里指诗人无法找到那位隐士。
- “不容寻”表示无法寻找到那位隐士,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隐士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崔林的赞誉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句中的“齿德”、“箕裘”、“蕴藻”、“臧否”、“呼佛”、“名轩”等关键词都体现了崔林的才华和品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