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眼相看颇异常,遥遥莲社有遗芳。
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
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

法灯闻上人和杜鹃诗酬以前韵道眼相看颇异常,遥遥莲社有遗芳。

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

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

注释:

  1. 道眼: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2. 莲社: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团体,成员之间关系亲近如同一家人。
  3. 遗芳:留下的香气。
  4. 两篇诗:指诗人的两首诗。
  5. 蔬气:佛教用语,指世俗的烟火气息。
  6. 佛香:佛教的香烟,代表清净和神圣。
  7.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象征着简朴和自然。
  8. 槐堂:指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如杜甫《赠韦左丞丈》中的“槐阴满院”。
  9. 小园花疏:形容花园中的花朵稀疏。
  10. 题注:在诗作旁边标注注解或解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和诗,上人与诗人共同创作了一首名为杜鹃的诗,诗人对此表示赞赏并以此回应上人的诗作。全诗以赞美自然之美、佛法之真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禅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虔诚。

“道眼相看颇异常”,诗人用“道眼”来形容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认为这种理解非常独特和不凡。然后,“遥遥莲社有遗芳”,诗人以“莲社”象征高洁的精神世界,表达出对那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接着,“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诗人赞扬了上人创作的两首诗,认为它们没有世俗的气息,却充满了佛性的芬芳。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的愿望。而“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诗歌的珍惜。通过这样的诗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