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高躅已茫然,潜德如公亦足贤。
早见乡评称孝子,晚闻诗史记凶年。
事殊伯道儿宜有,行过王圭庙已先。
满腹玄谈共谁语,九原归去访伊川。
【注释】
张德惠挽词:挽辞。
高躅(zhú):高尚的志向、行为。
潜德如公:指像李德裕这样的贤人。潜德,指深藏不露的才能;德如,比作某人的德行。
早见乡评:早先被乡里所称赞。
诗史记凶年:指《新唐书》中记载李吉甫在安史之乱时为相,能安定人心,平定叛乱。
事殊伯道儿宜有:指李德裕与王叔文一样,都是宰相,但处事方式不同,各有特点。
王圭(guī):唐代宰相,字子圭,以正直著称。
归去:去世后返回故乡的意思。
伊川:指宋代程颢(1032-1085),字元颐。程颐是程颢的弟弟,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程朱理学。
赏析:
这首挽诗是诗人对已故好友李德裕的评价。李德裕曾历任宰相,为人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又被贬到崖州,但仍能保持清白之身。李德裕一生勤政为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联“隐居高躅已茫然,潜德如公亦足贤。”意为:你的隐居生活已经结束了,但你深藏不露的才能足以让你感到自豪。这里赞美了李德裕的才华和品德。
颔联“早见乡评称孝子,晚闻诗史记凶年。”意为:你早年就因为孝顺而受到乡亲们的好评,晚年又因为治理国家有方而被《新唐书》记载。这两句进一步赞美李德裕的品德和才能。
颈联“事殊伯道儿宜有,行过王圭庙已先。”意为:你的做事风格与伯道(李德裕自称)相似,你的行为举止也超过了王圭(李德裕曾担任过宰相)。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李德裕的做事风格和为人处世之道。
尾联“满腹玄谈共谁语,九原归去访伊川。”意为:你有很多深奥的道理要和别人分享,但在九泉之下,你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这些道理。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李德裕逝世表示哀悼,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德裕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