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视瞿唐缥渺楼,规模雄压十三州。
良筹合向暇时运,缓带宜来高处游。
列障四时环坐好,大江千古抱城流。
后山植木成阴日,谁识十年前故侯。
【注释】
下视瞿唐缥渺楼:俯瞰瞿塘峡口的缥缈楼台。缥缈,高远、隐约貌;楼台,指江边的戍楼。 规模雄压十三州:规模宏大,威镇三川,即四川、云南等地。十三州,泛指四川地区。 良筹合向暇时运:好谋略应该趁空闲时机运用。良谋,高明的计谋。 缓带宜来高处游:宽松衣带应当在高处游览。 列障四时环坐好:四周有屏障,四季都适宜坐下来休息和观赏。列障,四周建有栏杆。环坐,四面围坐在栏杆旁。 大江千古抱城流:长江从古到今都环绕着城池流淌。大江,这里指长江,也泛指大江。抱城,环绕。 后山植木成阴日:在后山种植树木,树荫遮蔽了阳光的午后。 谁识十年前故侯:谁能认识我十年前曾经做过的地方官。故侯,旧时的县令(地方官)。
【译文】
俯瞰瞿塘峡口的缥缈楼台,规模宏大,威镇三川,即四川、云南等地。高明的谋略应该趁空闲时机运用。四周有屏障,四季都适宜坐下来休息和观赏。长江从古到今都环绕着城池流淌。在后山种植树木,树荫遮蔽了阳光的午后,谁能认识我十年前曾经做过的地方官。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夔州所作。诗人登瞿塘峡口缥缈楼,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前四句赞美瞿塘险要形势和壮丽景色,后四句写自己的退隐生活和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放眼望去,只见瞿塘峡口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雄浑壮阔的基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高耸入云的缥缈楼上,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气概。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而抒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美好的谋略应该趁空闲的时候运用,而宽松的衣带也应当在高处游览。这里的“良筹”是指高明的策略或计策;“缓带”则是指宽松的衣袖。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认为应该抓住时机,适时地采取行动,而不是一味地懈怠或安逸。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人生理念。
诗人开始描绘周围的环境和景色。他看到四周有栏杆,可以坐下休息和观赏风景。这里的“列障”是指四周建有栏杆;“环坐”则是指四面围坐在栏杆旁。这些描写既展示了瞿塘峡口的独特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想到了自己曾担任过的地方官。这里的“谁识”意味着谁会理解或者认识他?这里的“昔日侯”则是指以前做的地方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厌倦。他意识到只有远离喧嚣的官场,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和自由自在。
本诗以瞿塘峡口缥缈楼为背景,通过登高望远、抒怀咏史、回顾往事等手法,展现了诗人豪迈、豁达、深沉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