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
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
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畎亩十首
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
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
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注释】
畎:田间。
宁(níng):宁愿。
曷(huī):何不,何尝。
枉尺:枉己。枉尺以求。
衡门:横木为门。比喻隐者所居的简陋房屋。
非道:不是正道。
许:许诺,同意。
【赏析】
此诗是《诗经》中《国风·郑风》的一首,共十首,此为第一首。
“我岂无他,维独不能休。”诗人首先表白自己有仕进之心,但无奈天时不利。这是第一句,起兴,表明了作者有出仕的愿望。但是,他看到时机不成熟,所以只好暂且忍耐。“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诗人又转而表达自己的愿望。他想到,既然时机不成熟,那么就不妨屈身去干一些事,去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是第二句,起承,表达了作者的用世之心。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接下来,诗人又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做事,就不能因为不是正道而不去做,否则就会后悔莫及。这就是第三句,转说,表达了作者对正道的坚持。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贫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要能够顺应天命,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归宿。这也是第四句,归结,总结了全诗的主题。
此诗通过表达作者对贫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和态度,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