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宦东州,民事了无补。
俯仰愧斯堂,何以报明主。
故家萧峰下,归耕及春雨。
平生畎亩心,感概聊自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即可。

“二年宦东州”,二年——一作“两年”。东州——指东晋时的政治中心建康(今江苏南京)。这里指作者的家乡。宦—做官。东州—指建康。这里指作者的家乡。“民事了无补”意思是说在政治腐败的社会里当官是无用的,没有作用。这一句诗人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愤慨之情;“俯仰愧斯堂”,俯仰—低头和抬头。斯堂——这间房子。这句的意思是:低头和抬头之间,感到惭愧,我愧对这间房屋,愧对这间房子的主人。这是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表达了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决心。“何以报明主”,报–报答。明主—君主。这句意思是说:我用什么来报答君主呢?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忠君之情。“故家萧峰下”,故家——旧家,这里指自己的家。萧峰——山名,位于江西宜春县西北。故家——指自己的故乡。这句意思是说:我的故乡就在萧峰山下,现在要回家乡种地。“归耕及春雨”,归耕–返回家乡种田。及—趁着。这句大意是:趁着春天的雨,回去种地。“平生畎亩心,感概聊自许”,畎亩心——比喻为国尽忠的心。感概——感慨。聊自许–姑且自许。这句大意是:我一生忠于国家的心,只能以自我安慰的方式表达出来。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同时流露出自己报效君主的决心和为国尽忠的志向。诗人通过对故乡、故家、明主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以及报国的雄心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