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民脂膏,禄尔大夫士。
脂膏饱其腹,曾不念赤子。
贪暴以自诛,诛求不知耻。
指呼有鹰犬,嗜欲肆蛇豕。
但言民至愚,孰谓天在迩。
昭然甚可畏,殃必反乎尔。
圣训十有六,简严具天理。
大字刻山骨,朝夕临坐起。
一念苟或违,方寸宁不愧。
清源庭中石,整顿自今始。
何敢警同僚,兢兢惟敕己。
诗句释义:
- 君以民脂膏,禄尔大夫士 - 这是说君主以民众的脂肪和膏液(即人民的财富)作为俸禄赐予官员们。
- 脂膏饱其腹,曾不念赤子 - 这里的“脂膏”象征民众的血汗,而官员们则将这些作为自己的俸禄来源,忘记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民众(”赤子”)。
- 贪暴以自诛,诛求不知耻 - 官员们因为贪婪残暴而被自己杀害,而他们追求权力时并不感到羞耻。
- 指呼有鹰犬,嗜欲肆蛇豕 - 他们像召唤鹰犬一样地驱使百姓,满足自己的贪欲,如同对待蛇和猪一样。
- 但言民至愚,孰谓天在迩 - 这些人认为百姓愚昧无知,却不知道上天就在近处。
- 昭然甚可畏,殃必反乎尔 - 这种公然的行为是令人害怕的,他们的恶行最终必将反过来惩罚他们。
- 圣训十有六,简严具天理 - 根据古代圣人的教导,只有简洁严格才能符合天地的自然规律。
- 大字刻山骨,朝夕临坐起 - 将这一教诲刻在大字上并放置在山上,提醒着官员们时刻反省。
- 一念苟或违,方寸宁不愧 - 即使只是一时的念头违背了这些教诲,内心也会感到愧疚。
- 清源庭中石,整顿自今始 - 从现在开始,清理内心的源头,整顿自己的行为。
- 何敢警同僚,兢兢惟敕己 - 我不敢警告我的同僚,只愿自我警惕。
译文:
君之以民为脂膏,以官之为大夫士;油脂滋养其腹,未曾思百姓之苦。
贪婪残暴以求自毙,无羞于诛求他人。
如同召唤鹰犬般驱使民者,满足欲望如对待蛇与猪。
只说百姓愚不可及,谁知天道咫尺?
明镜高悬,昭示世人,恐惧之心必归向汝。
古圣之言十六条,简约严正乃天道。
大字镌刻于山之骨,日复一日提醒心。
一念若违背,内心不安,知愧。
清澈源头需整理,从今起自新。
怎敢告戒同僚,唯自身自律。
赏析:
这首诗是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批评和警示。诗中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揭示了一些官员对民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他们因私欲而忘却公德的行为。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公正和廉洁的政治环境的向往。整首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