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英魄去何之,江上空馀旧钓矶。
古木苍烟鸲鹆噪,清波白石鹭鸶飞。
山中秋色香粳熟,垄下朝寒赤鲤肥。
何事夷齐耻周粟,一生憔悴首阳薇。

子陵钓台

严公英魄去何之,江上空馀旧钓矶。

古木苍烟鸲鹆噪,清波白石鹭鸶飞。

山中秋色香粳熟,垄下朝寒赤鲤肥。

何事夷齐耻周粟,一生憔悴首阳薇。

注释翻译

  • 严公:指汉代名臣、政治家、军事家严光(字子陵)。他因反对王莽篡位而拒绝出仕,隐居于浙江桐庐一带。
  • 钓台:相传为严子陵垂钓之地,位于桐庐(今属浙江)县东南。
  • 严子陵:东汉隐士,与汉光武帝刘秀为挚友。刘秀称帝后,严子陵拒召不仕,隐居于浙江桐庐一带。
  • 江上:长江之上,代指钓鱼台所在地的江边。
  • 旧钓矶:指严子陵当年垂钓的老地方,现已不复存在,仅留有遗迹。
  • 古木苍烟:形容树木苍翠,烟雾缭绕的景象。
  • 鸲鹆(qú yu):俗称为八哥,一种鸟类,常在树上或屋檐下鸣叫。
  • 清波白石:形容清澈的水面和光滑的石头。
  • 山中秋色:指秋季的山色,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致。
  • 香粳:指优质的水稻,泛指丰收的庄稼。
  • 垄下:田地之间的沟渠,也指农田。
  • 朝寒:早晨寒冷,形容天气渐凉。
  • 赤鲤肥:指稻田中鱼儿肥大,稻谷也因灌溉而变得饱满。
  • 夷齐: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隐士,伯夷与叔齐,以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闻名。
  • 首阳薇:首阳山是伯夷与叔齐隐居的地方,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吃周天子的粮食,象征着高尚的气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严子陵的诗作。通过描述严子陵的故乡——桐庐钓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高尚品德和不图名利的隐居生活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严光的高尚情操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图景。同时,通过对严光生活简朴、远离尘嚣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诗中还巧妙地借用了历史典故“夷齐”,进一步强调了严光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