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下南昌,扁舟过玉梁。
逢人问任子,迷路失仙乡。
吾道今如此,斯文恐未亡。
乌台千载话,他日自辉光。

诗句释义

1 “正月下南昌” - 这一句可能指诗人在农历新年后不久即开始了旅程,”正月”指的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下南昌”意味着诗人从一个地方出发前往南昌。在古代中国,南昌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位于江西省的北部。

  1. “扁舟过玉梁” - “扁舟”指的是小船,”玉梁”可能是指桥梁或者是比喻性的意象,表示通过或经过某事。这句诗描述诗人乘坐小船穿过一座桥或者通过一个地点。
  2. “逢人问任子” - 这里的”任子”可能是对任姓家族的一种尊称或代称,具体含义不明,但可以解释为诗人与任子有某种联系或者关系。
  3. “迷路失仙乡” -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迷失方向或感到困惑的情绪。”仙乡”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理想或美好的生活状态,此处可能暗喻诗人所追求的理想或愿望。
  4. “吾道今如此” - “吾道”可能指诗人的信仰、理念或生活方式,”如今”可能指现在的情况或现状。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当前的情况或他的理念是否依旧坚持。
  5. “斯文恐未亡” - “斯文”可能指文化或学术,”未亡”可能意味着没有消失或者仍然存在。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其文化或学术传统仍然存在。
  6. “乌台千载话” - “乌台”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点,”千载”表示很长时间。这一句可能是指历史上关于乌台的讨论或评价。
  7. “他日自辉光” - “他日”可能指未来或将来,”自辉光”意味着自己会发光发亮,可能暗示诗人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成就或成功。

译文

在新正过后我来到南昌,我乘船渡过了玉梁桥。
遇见了询问我为何来的人,我在途中迷失了方向。
我的志向如今还如此坚定,担心我们的文化可能会灭亡。
千年之前在乌台发生的讨论,我相信未来会有新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对话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信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保护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