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萦环碧,秋山作剑攒。
取经行岭徼,飞锡下云端。
风卷湖烟静,天高雁影寒。
何时却回首,却为扫蒲团。
诗句释义与解析
- 远水萦环碧:
- “远水”可能是指远处的水系,如湖或河流。
- “萦环”意味着环绕和纠缠不清。
- “碧”通常指水的颜色是绿的,这里可能表示清澈见底。
译文: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清澈的水域,水面如同碧玉般明亮。
- 秋山作剑攒:
- “秋山”指的是秋天的山景。
- “剑攒”形容山峰排列得密集,像剑一样。
译文:秋天的山峦如同密集排列的利剑。
- 取经行岭徼:
- “取经”指的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旅程。
- “行岭徼”中的“行”表示行进,“岭徼”可能是指山区的边缘地带。
译文:唐僧正在前往山区边缘的路上。
- 飞锡下云端:
- “飞锡”是一种佛教用语,指快速移动或飞行。
- “下云端”意味着在云端之上飞行。
译文:法师正从云端快速下降,准备到达目的地。
- 风卷湖烟静:
- “风卷”描述风吹过水面的景象。
- “湖烟”指的是湖面上的水汽或雾气。
- “静”强调了湖面上烟雾被风吹得平静。
译文:风轻轻吹过湖面,湖上的烟雾也变得平静。
- 天高雁影寒:
- “天高”描绘了天空的高远和开阔。
- “雁影寒”描述了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飞翔。
译文:天空显得格外高远,而大雁的影子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凉意。
- 何时却回首:
- 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不确定的未来感或怀旧的情绪。
- “何时”询问的是不确定的时间点,可能是对过去的回顾。
- “却为扫蒲团”中的“扫蒲团”可能是指修行或者打扫禅座的行为。
译文:什么时候你会回过头来,再次清理你的禅座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行者在旅途中的情景。诗中的“远水”、“秋山”、“云霄”等词汇都带有浓厚的山水文化色彩,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美的追求。同时,“取经行岭徼”、“飞锡下云端”、“风卷湖烟静”等动作场景,展现了行者的坚毅与冒险精神。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旅途和修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