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初休马,边烽不举狼。
山河秦地壮,日月汉天长。
剑戟将销尽,钩锄始破荒。
欲观调鼎手,一脔已堪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然后依据试题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给出答案。

(1)

“战甲初休马,边烽不举狼”是说在战争刚刚停息的时候,边疆的烽火也停止了燃烧。诗人用“战甲初休”、“边烽不举”等词语,描绘出一幅边境宁静祥和、战事暂告段落的景象。同时,诗人又用“狼”字形容“边烽不举”,以狼群不再为患比喻边境安定无事,这既写出了边地的安宁,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喜悦心情。

(2)

“山河秦地壮,日月汉天长”是说秦地山河壮丽,汉朝天空长久。这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景,将山河的壮阔与汉天的悠远相映衬。“壮”字突出表现了秦地的雄浑壮阔之势;“长”字则强调了汉天的悠久漫长之象。诗人用“壮”与“长”两个词来描写山河,意在突出其气势恢宏、永恒不变的特征。

(3)

“剑戟将销尽,钩锄始破荒”是说刀枪入库、弓箭上弦,农具开始被使用,土地重新得到耕作。诗人以“销”、“始”两字,描绘了兵器闲置不用,农耕活动重新开始的情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国泰民安的喜悦之情,又反映了百姓从战乱中解脱出来,开始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欣慰之意。

(4)

“欲观调鼎手,一脔已堪尝”是说想要看看烹调鼎肉的厨师,尝一口鼎肉就感到满足。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赞美了农民辛勤劳作后收获的成果。诗人用“欲”字表明自己渴望品尝鼎肉的心情,用“一脔已堪尝”来比喻鼎肉的味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农民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答案】

和周监丞闻京洛关中收复四首

战甲初休马,边烽不举狼。江山秦地壮,日月汉天长。

钩锄始破荒。欲观调鼎手,一脔已堪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