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群乌起,孤眠枕未安。
客愁金橐尽,酒病玉壶乾。
雁过风传响,鸡鸣雨送寒。
平生万感集,咄咄出毫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如“木落群乌起,孤眠枕未安”“金橐尽,酒病玉壶乾”等处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和身体不适的状态。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赏析作者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树叶飘零乌鸦四起,我独宿在寺庙里辗转难寐。

客居他乡囊袋空空,饮酒也感到空虚无味。

秋雨淅沥传来雁鸣声,鸡啼声送走了寒意。

平生感慨万端汇成一片,挥毫泼墨写尽心中烦忧。

赏析:

首句“木落群乌起,孤眠枕未安”,描写了秋天的景象,“木落”点明季节是深秋时节,此时鸟归巢、虫入蛰,自然界一派宁静景象。然而诗人却因秋风而心绪不宁。“群乌起”即百鸟南迁,“孤眠”则表明自己身在他乡、无亲人相伴之悲。“孤眠”与“木落”相照应,又与下句中的“金橐尽”形成呼应。诗人以百鸟南飞反衬自己的孤独凄苦心情,用笔极为巧妙。

“夜雨”二句承上启下,由景入情:“客愁金橐尽,酒病玉壶乾。”这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囊中空无一物的痛苦之情,同时又借酒浇愁,但终究酒醒后仍然痛苦不堪。“玉壶乾”既指酒尽,也暗含诗人的贫窘处境。

“雁过风传响,鸡鸣雨送寒”。这两句诗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描写,将风雨交加、凄冷刺骨的夜晚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雁过”句化用李益《雁门胡人歌》“一夜征人尽望乡,雁门月照行宫”之语,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鸡鸣”句则借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之语,表现出诗人对流离失所的无奈和哀叹。

“平生万感集,咄咄出毫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交加的夜晚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万感集”指的是诗人一生遭遇的种种不幸和困苦,“出毫端”则意味着要将这万千情感化为诗篇,抒发心中的郁闷和愤懑。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诗。前四句写景,营造了一种凄清寒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中间四句写诗人因客愁和酒病而失眠的情景,以及听到风吹雁鸣和鸡啼报晓的声音,感受到了风雨交加的夜晚带来的寒冷和凄清。尾联诗人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苦难,现在只能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