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岂难诉,云烟渺降真。
倚栏瞻日月,满壁绘星辰。
夜梵光生户,晨炊灶见神。
高门有阴德,当不误儒身。
【注释】
昭昭阁:高耸入云的楼阁。
倚栏瞻日月,满壁绘星辰:站在楼上凭栏远望,可以看到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而墙上画满了星星。
夜梵光生户,晨炊灶见神:夜晚时,佛家经文的声音在屋里回荡,清晨的时候,炊烟中可以看见佛像的身影。
高门有阴德,当不误儒身:这座高大宏伟的门楼有着深厚的功德,不会错怪那些儒家学子们。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昭昭阁的建筑特色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通过对昭昭阁的描述表达了对建筑艺术的赞赏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句“天意岂难诉”,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敬畏之情,认为天意是可以理解的,无需过于执着于表达。第二句“云烟渺降真”,描绘了昭昭阁周围云雾缭绕、山峦苍茫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第三句“倚栏瞻日月,满壁绘星辰”,形象地描绘了昭昭阁上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景色和壁画中的繁星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第四句“夜梵光生户,晨炊灶见神”则进一步展现了昭昭阁夜晚传来的佛家经声和清晨炊烟中的佛像身影,增添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最后一句“高门有阴德,当不误儒身”则是诗人对昭昭阁功德的赞扬,认为这座建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不会对儒家学者造成不良影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将一座宏伟壮观的昭昭阁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人通过对昭昭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建筑艺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