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日,同游碧水边。
今持绣衣斧,就觅孝廉船。
湖阔惊千里,云开有一天。
莫嗟清绝地,不异泛红莲。
【注释】
结客少年日:结伴的少年朋友。结客:古时指游侠、武士一类的人,也指结交朋友。
同游碧水边:在碧水中游玩。碧水:清澈见底的水。
今持绣衣斧:现在手里拿着绣着花纹的衣服(即官服)。持:拿着。绣衣:绣有花纹的衣服。
就觅孝廉船:找一艘能容纳我坐的船。就:靠近。觅:寻找。
湖阔惊千里:湖水宽广,使人感到好像跨越了千里之遥。
云开有一天:天晴的时候云散开,露出一片蓝天。云开:云消雾散。
莫嗟清绝地:不要叹息这里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嗟:叹词,表示遗憾。
不异泛红莲:它和一般的莲花没有两样。泛:浮于水面。红莲:红色的莲花,这里比喻湖面。
赏析:这首诗是送杨彦昭去湖南谒见陈梦肇运使的赠别之作。
首句“结客少年日”,点明与友人同行之人皆年少有为。“少年”二字,既表明诗人自己年青,又暗含对友人的期许。结伴而行,自是意气相投。“同游碧水边”,点明此行目的地——洞庭湖,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二、三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在碧水边上畅游的图景。“今持绣衣斧”,说明他们此行并非寻常出游,而是有求于人,带着任务而来,“就觅孝廉船”,表明他们此次出使,是为了寻求一个做官的机会。
四、五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了未来的生活:“湖阔惊千里,云开有一天。”洞庭湖浩渺无边,湖水浩瀚,令人心旷神怡;天高云净,一望无际,令人心胸开阔。“莫嗟清绝地,不异泛红莲”,诗人用“红莲”比喻洞庭湖上的荷花,以“清绝”形容其景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这次出使充满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高远,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