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鞚青丝马不嘶,春山草长静柴扉。
迸林新笋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飞。
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
云藏远岫茶烟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春日山行

缓辔青丝马不嘶,春山草长静柴扉。

迸林新笋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飞。

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

云藏远岫茶烟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注释:

  • 春日山行:春天里去山上行走的诗。
  • 缓辔(huàn pèi):缓慢而悠闲地驾车。
  • 青丝:形容马匹的皮毛颜色。
  • :马叫声。
  • 春山草长:春天的山中草地生长得旺盛。
  • 柴扉:用木柴制成的门,这里指家门。
  • (bèng):冒出。
  • 幽禽:隐蔽的鸟。
  • (míng):鸟叫声。
  • 岭背:山的后面。
  • 日长:太阳升高。
  • 花气:花香。
  • 云藏:隐藏在云里。
  • 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
  • 翠微:绿色深暗处。
  • 茶烟起:茶园里升起烟雾。
  • 整首诗描述了春天时在山中行走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山中的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诗人以“缓辔青丝马不嘶”开篇,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马匹虽然悠闲,却依然能保持其优雅的风度,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接着,“春山草长静柴扉”一句,通过“春山草长”这一细节,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发和自然界的宁静美好。

“迸林新笋斑斑出”,诗人将镜头转向林间,描述了嫩绿的新笋破土而出的情景,这种生命力的展现给人以希望与活力的感受。“隔水幽禽款款飞”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鸟儿在空中飞翔的灵动姿态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两句,不仅描绘了声音与气味的变化,还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氛围。这些细节的描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山林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