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赋宁居中上科,治身从此得名多。
不闻老父逾垣走,且听儿童载道歌。
吏不捉人真快乐,庭无留事足中和。
邦民尽作婴儿泣,忍送輀车返烂柯。

【注释】

1.督赋:主管考核文词。宁:岂,哪;居:处于。中上科:科举考试中了头等。2. 治身:修身。从此:指自从当了官以后。得名多:因做官而名声大。3. 不闻:没有听到4.老父:年老的父亲。逾垣走:翻墙逃跑。5. 儿童:年轻的孩子。载道歌:在路上唱歌。6. 吏(lì)不捉人:县官不抓人。真:实在,确实。7.庭无留事足中和:衙门内没有什么事情可办,足以使人心平气和。8.邦民:百姓。尽作婴儿泣:百姓都象婴儿一样哭泣。9 烂柯:传说中的山名,在今江西上饶西南。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女下棋,不觉日坠,等到回家时已不知年月,只剩下手中的斧柄还是柯木制成。后用以比喻事物变化极快。10.輀车:古代的一种大车。返烂柯:返回烂柯山,用烂柯来比喻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是作者在任职期间写的一篇诗。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曾主考科举考试。当时,朝廷重臣、名门子弟及地方豪绅纷纷托他推荐人才,因此他常为考官,也常以“督赋”自居。这首《挽王修华》就是诗人担任主考时的一首作品。

全诗分四段,每段由三句构成。第一段是第一句起,先写自己“督赋”之官,然后写自己做官之后得到的好处。第二段是第二句起,先写自己的仕途得意,又写百姓的安居乐业。第三段是第三句起,先说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又写百姓生活安定,最后说不忍离去,只好送别友人。第四段是末句起,先写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写友人的感激之情,最后说不忍心离去。

这首诗的首句就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得意之处。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得了头等成绩,而且从此做了官,有了名声。这种得意之情,从“从此得名多”一句中就可以看出来。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做官后的政绩和为人。诗人说:“不闻老父逾垣走,且听儿童载道歌。”意思是说,他没有听说过有谁因为犯法而逃窜,而是常常听到孩子们在街上唱歌。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治理有方,也表明了自己为官清廉。第三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为官的清正廉洁。他写道:“吏不捉人真快乐”,意思是说自己当官的时候,县里的官员从不抓捕犯人,所以自己很快乐。“庭无留事足中和”,意思是说官府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处理,所以能够使人心平气和。最后一句“邦民尽作婴儿泣”,意思是说百姓都像婴儿一样哭泣,说明他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诗人在这里用了“婴儿泣”这一典故,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政绩很好,一方面也暗示了自己的离任。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总结。它说:“忍送輀车返烂柯。”意思就是说不忍心送朋友离去。“烂柯”是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晋代王质伐木至烂柯山而忘了归期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世事变化极快。诗人说不忍心送朋友离去,实际上是说自己不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愿意离开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这里的“輀车”,即大车,是古代一种大型的车。诗人说不忍心送朋友离去,实际上也是不忍心离开这个美好的环境。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