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貌卢溪真面目,非儒非佛亦非仙。
莫将踏碓卢行者,唤作骑驴孟浩然。

【注释】

卢溪:即卢溪山,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卢行者:指卢鸿,字行卿,唐贞元年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后隐居于湘阴的卢溪山。踏碓者:即舂米的人,古代用脚蹬石碓,将稻谷舂成米,所以称“踏碓”。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借卢行者的自号“踏碓”,隐指其人非儒非仙,而是以打柴为生。胡生,即胡皓之。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都有赠友人诗。李白《赠韦讽两省韦尹丈修萧同范二明府》云:“君为我呼取卢融来,手裂鱼肠琴上弦。”杜甫《梦李白二十韵》亦云:“死别已吞声,勇啼安可听?”可见“卢融”乃指李白。而此诗中之“踏碓”,则是指卢行者,故可断为李白所作。

首句“欲貌卢溪真面目”,意为想要描摹出卢行者的本来面目。卢行者,即李白,其字为白,又号“青莲居士”,世称李太白。卢溪山位于湖南永兴县东北,李白曾隐居于此。

次句“非儒非佛亦非仙”,则进一步揭示卢行者既不同于儒、也不同于佛、更不同于仙的人生态度。儒、释、道三教各有其独特的信仰和人生追求,而卢行者却能超然物外,独善其身,不为任何所动,因此只能称为“踏碓者”,即那些以耕田为生的普通人。

第三句“莫将踏碓卢行者,唤作骑驴孟浩然”,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法。卢行者,即李白;孟浩然,即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因家境贫寒,长期未仕,故时人常戏称他为“骑驴孟浩然”。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李白(卢行者)曾骑着驴到处漫游而误以为他就是孟浩然。

最后一句“踏碓者”暗指其人非儒非仙,而是以耕田为生。

全诗构思新奇,寓意深远。它不仅揭示了李白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超然态度。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