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
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
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
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
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
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
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
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
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
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
【注释】
①螺浦:水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南。湄:岸边。
②“初为夜行计”二句:开始是夜间航行,但有东西阻碍,不能前进。
③山云:指山上的云气。
④风涛:波涛。
⑤落帆:系好船帆。危石矶:高耸的岩石上。
⑥鸣鹤:鹤叫声。鹊、鸡、狗:都是农村常见的家禽。
⑦月明:明亮的月光。破篷:破开的船篷。牛斗:北斗星(斗宿)。这里比喻月亮。
⑧蒲帆(pú fēn):用蒲草编成的船帆。这句说,船帆还没来得及张开就已收起了桅杆。
⑨古祠:祠堂。
⑩细事:琐碎的小事。阴晴:天气状况。
⑪神酒:祭神用的酒。
⑫出处:出处和原因。阴晴:天气状况。
⑬我固不问天:我本来就不相信天命。岂:难道。木偶:木偶人,指没有生命的人或物。
【译文】
清晨从螺浦出发,傍晚就住宿在白沙口。
开始是为了夜间航行,但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不能前行。
山上云雾四起,波涛声吼叫半江。
系好船帆停在高高的岩壁上,躺下不敢久睡。
林中深处听到鹤鹊啼叫,村边远处传来鸡犬吠声。
梦醒时知道月光明亮,破船篷里可以看到牛斗。
起身看见天色清明,解开缆绳准备离岸。
波浪翻滚的声音震耳欲聋,掀起簸箕直入我的窗户。
还没有来得及张满船帆,篙手又回过头来。
渡头有一座古祠,壁画中杂有各种怪异形象。
船上的人相互商量,劝我祭祀神灵喝美酒。
这些事本来很琐碎,阴晴也常有发生。
我既然不相信天命,何必管那木偶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记叙诗人一次乘舟过白沙的经过。首二句写诗人早起乘舟从螺浦出发,暮宿白沙口。三、四两句写夜间行舟的阻难。五六两句写山云四起,波涛汹涌。七句写船停高岩,夜不能寐。八、九二句写林深闻鸟声,村远闻犬吠。十至十二句写梦醒知天明,破篷见牛斗,醒来看天色清明,解缆欲放溜。十四至十六二句写浪声响彻耳边,掀簸入牖。十七句描写未及张帆便收篷回舵的情形。十八至二十二句写诗人与水手们的交谈,并请他们给船夫们祈祷神灵,希望他们不要因迷信而阻航。末二二句写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他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无动于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藐视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