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稿令人悲。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这首诗是一首赋诗,其特点是先写景,然后抒情,最后再作总结。具体来说,这首诗以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的书作为引子,引出了诗人与徐献之间深厚的友谊;接着通过展示自己的著述、中兴论诸杂文等作品,表达了对徐献的尊敬和敬仰之情;最后以“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来结束全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 “君”指的是诗人自指,这里指的就是张持操。这句的意思是,诗人自己无法亲自上京城去上书皇帝,也无法通过写信的方式联系到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
- “扛九鼎”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表达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学能够像扛鼎一样强大。而“纸上有说”则暗示了诗人在书面文字中也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 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 “宣和”是指北宋徽宗时期的年号(1119年-1125年),而“羯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这句意思是,在和平时期,人们忘记了战争的重要性,以至于连骑兵都在淮地(今河南省一带)嘶吼。
-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
- “屯百万师”意味着当时驻扎了大量的军队。而“北向放一箭”则是讽刺那些将领们不战而退,不敢面对敌人。
- 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 “搏手”是古代臣子见君王行礼的一种方式,但在这里却用来形容官员们手足无措的样子。而“草间公卿儿女啼”则形容了官员们的子女在草间哭泣。
-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稿令人悲。
- “谋国”指的是为国家制定策略。而“无上策”意味着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最后一句则是说,读了徐献的《断稿》,让诗人感到悲伤。
- 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 “青汗”是一种古代的服饰,用青色的丝线缝制而成。这句意思是说,在曲江公园里,还能认出徐献家的子弟。
-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
- “回天”意味着改变乾坤,挽回局势。而“寻好汉”则是说要寻找有能力的人来辅佐自己。
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是一首赋诗,通过描绘了诗人与徐献之间的友情和互相之间的理解,以及他们各自在政治舞台上的不同表现,展现了两位诗人各自的才华和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深深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