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仰古禅窟,秀色摩穹苍。
蜿蜒属龙会,半壁开宝坊。
中有寂寞人,宴坐花雨傍。
杜门不说法,碧眼照胡床。
子昔喜行脚,拄杖走四方。
所至螺鼓闹,正作佛事忙。
是中不可住,令人心发狂。
却寻龙会山,夜深闻妙香。
起望山上月,千山同一光。
从来远行客,终必还故乡。
便当随月归,急扫松下房。
芒屩傥已具,留钱办茶汤。
【注释】
大仰:仰望。古禅窟:即古僧院,僧人修行之地。摩穹苍:仰望天空。属龙会:指龙会寺。半壁:指半山腰。宝坊:佛教建筑。寂寞人:指僧人。宴坐:打坐。花雨傍:指花雨堂。杜门:闭门不出。碧眼:形容僧目明亮。胡床:古代的一种高座。子昔:我过去。行脚:行走游历。螺鼓闹:指寺院中的法事活动。正作佛事忙:正在举行佛事活动。是中:其中。不可住:不能久留。令人心发狂:使人心神不宁,感到迷茫或恐惧。却寻:返回。夜深闻妙香:在夜晚听到寺中传来的诵经声。起望山上月:起来观看山上的月亮。千山同一光:千山都沐浴在同一轮明亮的月光之下。远行客:远道而来的客人。便当:应当。随月归,急扫松下房:随着月亮的升起,赶紧打扫松树下的小屋准备休息。芒屩:指草鞋。傥已具:如果已经准备好了。茶汤:喝茶。
【赏析】
本诗描写的是诗人送别祖麟法师出家为僧,归途中对寺庙和僧人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的感叹与期望。
首联写送别场景。“大仰”三句写景,描绘了一座古僧院,其秀美的景色犹如天穹之上的一幅画卷,而蜿蜒曲折、通向龙会寺的山路宛如一条巨龙。
颔联以僧人为中心,写僧人的生活。“寂寞人”三句写僧人在花雨堂打坐念佛,独自享受宁静。而“杜门不说法”,则是他闭门不出,潜心修行的状态。“碧眼照胡床”更是突出了他明亮如星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
颈联写僧人的心境。“子昔喜行脚”,表达了自己对行脚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曾经也热衷于走遍名山大川,寻找修行之地的往事。而“拄杖走四方”,则形象地描绘了行脚僧人跋山涉水,四处云游的场景。
尾联写诗人对僧人未来的祝愿。“是中不可住”,意味着僧人在此修行虽然美好,但终归是要回归故乡的。而“令人心发狂”,则是说这种美景让人心生向往之情,以至于心神不宁,恍若置身仙境。
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祖麟后,夜深时听到了从寺庙传出的诵经声,于是想起了自己也曾像祖麟一样,远离故乡,四处流浪,如今却要回到家乡。因此决定在松树下安顿下来,开始新的修行生活。
整首诗以送别祖麟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寺庙、僧人等景物,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寻求精神归宿的僧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