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湘山今几载,盗贼纵横尔犹在。
北来铁马猎夷门,金错旗竿绕湖海。
怜我避乱荒村中,杖锡穿云穷崔嵬。
茅檐瀹茗清风生,月隐霄间星磊磊。
高谈微及古兴亡,为言致祸由时宰。
著屐包腰却下山,恐触危机吁莫采。
避乱东村逢南岳简上人【注释】:避乱,躲避战乱。东村,这里指杜甫的故乡。南岳简上人,名不详,可能为杜甫在长沙的朋友。
译文:我到长沙避难时遇到了你这位朋友。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避乱长沙时期所作。诗人在长沙与友人相会,感慨颇多。首句点出“避乱”二字,接着回忆与南岳简上人相识的情景。中间四句写长沙当时的状况:盗贼横行,但简上人仍安然无恙。诗人对这种情形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和不满。
二、三两句写长沙的形势。诗人认为盗贼之所以纵横猖獗,是由于当地官吏不能及时镇压,致使他们得以乘机活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的不满。
四、五两句写长沙百姓的生活状况。诗人看到人民生活困苦,心情沉重,于是拄着拐杖穿行于山林之中,寻找可以安身的地方。这里的“崔嵬”,是形容山路高峻险要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之心。
六、七句写夜晚的景色。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明月从云隙中露出一角,星星也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诗人担心自己再走下山去,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这里的“危”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安全的忧虑之情。
【注释】:著屐,穿上木屐,这是古代的一种行走方式。包腰,这里指束腰,即束紧腰带的意思。
译文:我担心自己再走下山去,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
赏析:此诗写杜甫在长沙避乱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前半部分通过描绘当时长沙的治安情况和百姓的生活状况来表现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和担忧;后半部分则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