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侯勤劝驾,英声播江濆。
学官得鸿儒,笔头弩千钧。
金兰二二友,执经造其门。
欧阳子刘子,试艺咸有闻。
吾侄奋袂起,去若渴骥奔。
妙推天地假,高谈帝王尊。
入室得妙语,录寄青溪村。
【注释】
- 送颇侄郡学读书:送侄儿去郡学学习。颇,同“仆”。
- 郡侯:地方长官。勤劝驾:勉励侄子勤勉地学习驾车。
- 英声播江濆:英名远扬。播,流传。
- 笔头弩千钧:比喻文才高超,能写重千钧大文(比喻文章雄健有力)。
- 金兰二二友:指朋友之间亲密无间。金兰,比喻兄弟。
- 执经造其门:拿着经书到他们门前求教。经,指儒家经典。
- 欧阳子刘子:指当时的知名学者欧阳修和刘敞。欧阳修是江西吉安人,故称“欧阳子”,刘敞是江西奉新人,故称“刘子”。
- 试艺咸有闻:都听到了他们的名声。试艺,即应试作诗赋等文章,也指考试。
- 吾侄奋袂起:我侄儿振衣而起。奋袂,振起衣袖,表示振奋奋发。
- 高谈帝王尊:谈论的是君王的尊荣。高谈,高谈阔论,指议论国家大事。
- 入室得妙语:进入房间听到了精妙的话。
- 录寄青溪村:将这些话记录并寄给住在青溪村的友人。青溪,地名,在今江西南昌附近一带。这里泛指友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侄儿去郡学读书,对侄子充满了期望。全诗通过描写侄子去郡学读书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侄子的期望和鼓励之情。
首句点出送侄儿赴郡读书之事,次句以“英声”二字概括侄子的声誉,表现出侄子的卓越才能,第三句描绘侄子学识渊博,第四句赞颂侄子文才出众,第五六句写侄子与朋友们的交往,最后两句写侄子即将离开,诗人鼓励他继续前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期望和鼓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