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蜡成梅天着意。黄色浓浓,对萼匀装缀。百和薰肌香旖旎。仙裳应渍蔷薇水。
雪径相逢人半醉。手折低枝,拥髻云争翠。嗅蕊捻枝无限思。玉真未洒梨花泪。
【注释】
六花:即梅花,又名“梅花”。六为数词,花有百种,故称“六花”,亦作“六出”。《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其华则蔾。”
着意:有意。
浓浓:颜色鲜明的样子。
百和薰肌香旖旎:百和指百花,薰是香气,肌肤是人的皮肉,百和薰肌就是各种花散发的香气弥漫在肌肤上。旖旎:形容香气浓郁、柔和。
仙裳应渍蔷薇水:仙裳指仙女的衣服,应渍蔷薇水就是用花瓣浸制的酒。
雪径相逢人半醉:雪径指白色的小道,相逢指相遇,人半醉就是一半清醒一半沉醉。
手折低枝,拥髻云争翠:手折低枝就是用手摘下低垂的树枝,拥髻云争翠就是用手捧起头发,像云雾一样争着要染上翠绿色的花朵。
嗅蕊捻枝无限思:嗅蕊就是闻花瓣上的香味,捻枝就是用手指轻轻捻住树枝,无限思就是思念之情无法言说。
玉真未洒梨花泪:玉真是指女子,梨花泪就是梨花落下时像泪水一样滴落。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与梅花有关的女子的情思。首句写梅花的颜色,第二句写梅花的香气,三、四句写梅花的形态,五、六句写她见到梅花时的心境,最后两句写她的情思。全词以梅花为中心景物,通过女子与梅花的对话来表现女子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上片写梅花的色、香、态。开头三句描绘了梅花的色泽和芳香。“黄色浓浓”写梅花的黄色,“对萼匀装缀”写梅花的瓣形匀整,“百和薰肌香旖旎”写香气浓郁、柔和,“仙裳应渍蔷薇水”写梅花的瓣如仙人的衣裳一般洁净。
下片写女子与梅花的邂逅以及内心的感受。“雪径相逢人半醉”写她们在雪地上行走时偶遇梅花,两人都喝得半醉,“手折低枝,拥髻云争翠”写女子折下了一枝梅花插在自己的发髻上,仿佛云雾一样争相向它扑去。“嗅蕊捻枝无限思”写女子闻到梅花的香味,便情不自禁地捏住了树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将咏物、抒情、写景巧妙结合为一体,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堪称古代咏梅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