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过松径,呼儿下竹关。
张灯深夜语,沽酒远村还。
醇异交公瑾,清非醉景山。
剧谈自有理,不在浊醪间。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有客过松径,呼儿下竹关。
张灯深夜语,沽酒远村还。
醇异交公瑾,清非醉景山。
剧谈自有理,不在浊醪间。
注释:
- 有客过松径:有客人经过松树间的小径。
- 呼儿下竹关:叫儿子下来竹林的门。
- 张灯深夜语:点亮了灯,在深夜里聊天。
- 沽酒远村还:买酒从远处的村庄回来。
- 醇异交公瑾:醇厚的酒与周瑜(字公瑾)相似。
- 清非醉景山:清澈不是醉眼所见的山。
- 剧谈自有理:有趣的对话自有其道理。
- 不在浊醪间:不在浑浊的酒精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题嵩阳观壁》。全诗共十句,前六句描绘了一幅夜晚嵩阳观外的景象,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看法。
“有客过松径,呼儿下竹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客人走过松树间的小径,呼唤着孩子下来竹林的门。这里的“有客”和“呼儿”都暗示了诗人自己,他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与自然为伴,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张灯深夜语,沽酒远村还。”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诗人点亮了灯,在深夜里与朋友畅谈,然后买酒从远处的村庄回来。这里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一起分享知识、智慧和乐趣。
最后两句,“醇异交公瑾,清非醉景山。”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思考。他认为真正的美在于醇厚的酒与周瑜相似,而并非醉眼看去的景色。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美好和真实,而不是表面的繁华和虚假。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而非外在的浮华和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