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威千岁归,城郭尚如故。
我今还故乡,陵谷亦易处。
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
城中十万家,碧瓦生烟雾。
茅茨变闾阎,旧屋无一柱。
相逢访亲旧,十百不一遇。
岂无新人民,往往皆旅寓。
元帅念疲瘵,抚养若稚孺。
近闻田里间,稍稍复逃户。
会当一二年,功效见生聚。
但恐锋车来,追诏不容住。
努力慰斯民,望公若羊祜。

【注释】:

令(lìng)威千岁归:使仙人令威千岁归来。城郭尚如故:城郭依然如旧。我今还故乡,陵谷亦易处:我现在回到故乡,看到山陵的变迁,河谷的改观,也容易适应。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荆棘丛生,旧路被毁坏,新的路径已经形成。城中十万家,碧瓦生烟雾:城中有十万人家,炊烟袅袅升起。茅茨变闾阎(lǘyán):茅草屋变成了里巷住宅。旧屋无一柱:旧房没有一根柱子了,指许多房子倒塌了。相逢访亲旧,十百不一遇:偶然遇到老朋友,难得一见。岂无新人民,往往皆旅寓:难道没有新来的老百姓吗?常常都是寄住在他乡的客人。元帅念疲瘵(zhài),抚养若稚孺:元帅怜悯百姓疲劳病弱,如同抚养小孩一样。近闻田里间,稍稍复逃户:近来听说农田里,逐渐又有逃亡户。会当一二年,功效见生聚:等到一二年,功效就会显现出来。但恐锋车来,追诏不容住:但是担心官军的铁骑来,诏书不许停留。努力慰斯民,望公若羊祜:努力安抚百姓,希望你像羊祜那样贤明能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任荆南节度使时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中描写襄阳城的荒凉破败和人民的疾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

“令威千岁归”,首句点出仙人令威,暗示自己有仙骨。“城郭尚如故”,写出襄阳城依旧巍然屹立,但城内已是人去楼空,一片荒凉,流露出作者对襄阳城虽存却无人的悲凉之感。“我今还故乡”,写诗人回到故乡襄阳,看到了山陵的变迁、河谷的改观,也容易适应。“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二句,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所见的襄阳的荒凉破败景象。“城中十万家”,说明襄阳城内居住着十万人家。“碧瓦生烟雾”,写出襄阳城内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茅茨变闾阎”四句,写诗人所见的襄阳城居民的悲惨情形:茅草屋变为里巷住宅;旧屋没有一根柱了;许多房子倒掉了。“相逢访亲旧,十百不一遇”,意思是说遇见老朋友的机会很少,难得一见。“岂无新人民,往往皆旅寓”,意思是说这里难道没有新来的老百姓吗,常常都是寄住在他乡的客人。这两句既说明了襄阳城中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又表现了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为下文的感慨伏笔。“元帅念疲瘵,抚养若稚孺”,意思是说元帅怜悯百姓的疲病,就像怜爱小孩子一样。“近闻田里间,稍稍复逃户”,意思是说最近听说农田里的农民渐渐又有逃亡户。“会当一二年,功效见生聚”,意思是说到了一二年后,功效就会显现出来。“但恐锋车来,追诏不容住”,意思是说只怕官军的铁骑来了,诏书不许停留。“努力慰斯民,望公若羊祜”,“努力慰斯民”,意思是说努力安抚百姓,希望您能象羊祜那样贤明能干。

此诗是诗人在大历三年(768)任荆南节度使时所作,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襄阳的荒凉破败与人们的疾苦生活,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