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伤德义,欲速累功名。
玉要藏而待,苗非揠故生。
未妨徐出昼,何苦急堕成。
此道今亡矣,嗟谁可与明。
【注释】
求全:指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伤德义:损害了道德和道义。
玉要藏而待:比喻要等待时机,不能急躁行事。苗非揠故生:比喻事物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需要耐心培养。
此道今亡矣:表示一种感叹。嗟谁可与明:表示无人能明白这种道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道德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首句“求全求全伤德义”表明诗人对于急功近利的态度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会损害道德和道义。
次句“欲速累功名”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急迫性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功名利禄比作一棵小草,如果急于把它拔掉,就会导致它的死亡;而如果耐心等待,它会慢慢生长,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第三句“玉要藏而待”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意思是说,真正的价值就像玉石一样,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收藏和积累,才能显现其真正的价值。这里的“玉”象征着高尚品质,“藏”意味着等待和耐心。
第四句“苗非揠故生”,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过程。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反而破坏了事物的正常发展。
第五句“未妨徐出昼”暗示了在适当的时机,慢慢地放手去做某事,这样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结果。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有时候放慢脚步,等待时机,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六句“何苦急堕成”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再次强调了急功近利的危害。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将急功近利比作一场灾难,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值得的。
最后一句“此道今亡矣,嗟谁可与明”是整首诗的结论性表达。这句话意味着现在的社会已经失去了那种耐心等待和积累的过程,因此,诗人感到叹息,不知道还有谁能明白这个道理。
这首诗通过对“求全”、“急功近利”等行为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的坚守。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耐心和谨慎,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