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足一囊弊,粟馀三釜陈。
犹依食贫地,已愧省烦人。
尘土病催老,风波愁过春。
诗书今在眼,还欲讨经纶。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初到和州,一囊衣足,三釜粟余。依凭贫瘠之地,已愧省事之人。尘土中病催我老,风波里愁过春。诗书在眼,还要谋求经纶。

注释:

初憩和州:初次来到和州(今安徽和县)。初憩,初次停留、暂居。

衣足一囊弊:衣服穿得已经破烂。衣足一囊弊,形容生活贫困。衣,指衣物。一囊,一袋子。弊,破烂。

粟馀三釜陈:粮食还剩余三锅。粟,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四斛为一石,六斗四升为一升,四升为一合。釜,古代一种烹煮用具,圆形,底部有孔。

犹依食贫地:依然依靠贫瘠的土地。犹,依旧;仍。

已愧省烦人:已经惭愧于那些省烦的人。已愧,以……为耻;羞愧。

尘土病催老:尘世之中疾病催促我衰老。尘土,这里借指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病,疾病;老,衰老。

风波愁过春:风浪之中度过春天,形容艰难困苦的生活。风波,比喻仕途上的险恶斗争;愁,忧虑;过,度过。

诗书在眼:指有学问。

还欲讨经纶:想要谋求施展自己的抱负。还,还想要;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或谋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到和州的情景和感受。首联“衣足一囊弊,粟馀三釜陈”,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艰辛,一袋破旧的衣物,三升剩余的粮食。这是诗人初到和州时的真实写照。次联“犹依食贫地,已愧省烦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他依然依靠着贫瘠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愧疚。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第三联“尘土病催老,风波愁过春”,诗人用“尘土病催老”来形容自己受到官场勾心斗角的影响而身心疲惫,用“风波愁过春”来表达自己面对风浪中的艰难困苦感到忧愁。最后一句“诗书在眼,还欲讨经纶”,诗人虽然面临困境,但却仍然心怀壮志,想要谋求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