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地偏来客少,幽兴只桑门。

【注释】

峰岭:山峰,山岭。

互:交错,互相。

吐吞:指江水奔流入海,又流回。

园林:花园、园地。

浮海角:像漂浮在海边上。

台殿:楼阁、庙宇等建筑物的台基。

拥山根:像拥抱着山根一样。

百里:形容距离很远。

见:看见。

渔艇:捕鱼用的小船。

万家藏水村:有成百上千户人家隐藏在水中的村庄。

地偏:地处偏僻。

来客少:来往的客人很少。

幽兴:幽雅的兴致。

桑门:古时指佛教僧侣,也泛指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昆山慧聚寺景色和情趣的。首联“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写远望湖海之间的山峰,有的隐没于山间,有的耸立于湖边;湖水从湖中流出汇入大海,又从大海流回湖中,如此循环往复。此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湖海间的千姿百态,富有动感,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颔联“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写寺周围的景色。这里说寺院建在海边上,四周是青山绿树环绕,而寺院建筑如亭台楼阁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这两句以景衬寺,烘托出慧聚寺的秀美风光,为下联作铺垫。

颈联“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写寺附近渔民的生活。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有数百艘渔船在水面飘荡,渔人正撒网捕鱼。而在这些渔民身后,有千家万户的村庄隐匿在湖水之中,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

尾联“地偏来客少,幽兴只桑门”,点明题目所咏之寺为慧聚寺。由于地处偏僻,游人稀少,所以作者来到此地便产生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他独自一人登上寺院,欣赏着周围的风景,享受着宁静的山林之美,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中,忘却了尘世的一切烦恼。

这首诗通过描绘慧聚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渔人、村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