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
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
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这首诗是元献晏公挽辞三首,作者为宋代诗人欧阳修。全诗如下: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
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
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注释:
- 文章:指文学、文艺作品。晋康乐:指的是晋朝的康乐侯谢安,他曾在洛阳建了一所别墅,名为“康乐山”,所以后世称文人墨客为“文章”。
- 经术:指儒家经典。汉公孙:指的是汉代的公孙弘,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以推行儒学政策而闻名。
- 旧秩:指前任职务的职位。丞:古代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贵:指尊贵,地位高。
- 前功:指以前取得的成就或功勋。保傅:古代宫廷中的保育和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员,如太傅、少傅等。尊:尊敬,尊崇。
- 传呼:传达命令的声音,这里指皇帝的命令。耳: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听到。
- 会哭:指哀悼死者的哭声。已填门:已经填满了家门。这里是说,哀伤之情已经充溢于门庭之间。
- 萧瑟:形容秋天景色凄凉。城南路:指京城的道路。九原:古代指墓地所在的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元献晏公挽辞三首之一,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文章晋康乐”赞美友人文采斐然,如同晋朝的康乐侯谢安一般;次句“经术汉公孙”则称赞友人学识渊博,有汉朝的公孙弘那样的才智。接下来两句“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则是说,友人过去担任的官职虽低微,但现在却因为过去的功绩而备受尊重。接着的两句“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描述了友人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回忆和哀悼之声仍在耳边回荡,而他离去的门却已经充满了悲伤。最后两句“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以及人们在京城道路上送别友人时的情景,伴随着悲鸣的笳声,友人的墓地就在九原之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与去世后的不同场景的描写,以及对其成就和贡献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