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宋中道挽辞

苏颂诗歌赏析

宋中道挽辞,是宋代诗人苏颂创作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哀悼和无尽的思念。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这里的“文史”代表文学与历史的传承,而“传家学”意味着这种传统在家族中的延续。“声名动帝除”则描述了其人因声望极高而被皇帝亲自召见,这反映了其深厚的学问和影响力。

  2.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兰堂”通常指代高贵典雅之地,而“空作赋”可能指的是虽然有美好的创作但已无人欣赏或继承,“金匮不雠书”则暗示了书籍内容的珍贵性,但未能得到正确解读或保存。

  3.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这里“胜事”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辉煌成就或美好经历。“悲畴昔”表达了对这些经历的追忆及对其已逝的哀伤。“清谈”则指高雅的讨论或对话,“想绪余”则表示这些讨论仍在作者脑海中回响,未完全消散。

  4.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此处通过“吹箫”这一古典意象,象征了高远的理想或者未竟的使命。“去”可能指的是离开或者追求更远大的目标。“归国”则表明了最终的归宿或使命的完成。“魂车”则是古代用于祭祀亡魂的车辆,这里象征着对逝去之人的记忆和怀念,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尊重。

翻译与注释

  • “文史传家学”,文史:文学与历史;传家学: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学问;
  • “声名动帝除”:声名:声誉;动:影响;帝除:帝王亲自接见;
  • “兰堂空作赋”:兰堂:高贵的地方;作赋:写作;
  • “金匮不雠书”:金匮:珍贵的书籍;雠:对照、核对;
  • “胜事悲畴昔”:胜事:好的事迹;悲畴昔:对过去的追思和感伤;
  • “吹箫索上去”:吹箫:一种古代乐器;索上去:追求高处,比喻志向远大;
  • “归国有魂车”:魂车:祭祀死者的灵车;归国:回到国家;

赏析与背景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情感描述,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遗留影响的持续关注。诗中的“文史”、“兰堂”、“金匮”等词汇,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此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细腻而深沉,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记忆的深刻理解。

宋中道挽辞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士大夫生活的一次生动记录。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宋代文化的韵味,还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