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虫事业无馀习,刍狗文章不更陈。
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
难堪藏室称中士,只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

蓼虫

蓼虫:一种昆虫。《诗·小雅·蓼莪》中有“蓼彼萧兮,零露湑兮”句。蓼虫即指这种昆虫。

事业无馀习:比喻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和磨炼。馀习,残余的习惯,余习未尽。

刍狗文章不更陈:比喻没有新意,陈旧过时。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小狗,用来祭神。文章,这里指诗文。

隐几自怜居丧我:隐几,古人席地而坐,把脚搭在坐席边缘,表示休息。自怜,自我怜悯。居丧我,守孝三年。这里是说自己守孝期间自我怜悯。

倨堂谁觉似非人:倨,傲慢。堂,厅堂。谁,指何人。似非人,好像不是人。这里是说傲慢的态度让人感到不像人。

难堪藏室称中士:难堪,难以忍受。藏室,闭锁深室。称,自称。中士,古代对有才德的人的称呼。这里是说自己有才德,却隐居深室。

只合箕山作外臣:只合,只应该。箕山,山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县西北,相传是古代贤人箕子居住的地方。外臣,指诸侯或大臣。这里是说自己应该像箕子一样隐居山林,成为诸侯或大臣。

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尚有,还有。少缘,很少一点缘分。灰未死,指自己还没有死。欲持新句,想要写新诗句。恼比邻,使邻居恼怒。这里是说自己还想要写新诗句,让别人恼怒。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作者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联“蓼虫事业无馀习,刍狗文章不更陈”,以蓼虫和刍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蓼虫,一种昆虫,没有固定的习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小狗,用来祭神。文章,指诗文。这里指诗歌。诗人用蓼虫和刍狗来比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憧憬。

颔联“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隐几,指席地而坐,把脚搭在坐席边缘,表示休息。自怜,自我怜悯。居丧我,守孝三年。这里是说自己守孝期间自我怜悯。倨堂,傲慢的态度。谁,指何人。似非人,好像不是人。这里是说傲慢的态度让人感到不像人。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自我怜悯,又保持尊严;既守孝三年,又不失威严。这种矛盾和挣扎使他更加接近于理想中的自我,也更加远离现实社会。

颈联“难堪藏室称中士,只合箕山作外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难堪,难以忍受。藏室,闭锁深室。称,自称。中士,古代对有才德的人的称呼。这里指诗人自己。只合,只应该。箕山,山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县西北,相传是古代贤人箕子居住的地方。外臣,指诸侯或大臣。这里是说自己应该像箕子一样隐居山林,成为诸侯或大臣。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既要忍受现实的压力,又要追求理想生活;既要面对世俗的眼光,又要坚守内心的信念。这种矛盾和挣扎使他更加接近于理想中的自我,也更加远离现实社会。

尾联“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尚有少缘灰未死,指自己还没有死。欲持新句,想要写新诗句。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虽然还没有死,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够写出新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恼比邻,使邻居恼怒。这里是说诗人希望他的新诗句能够引起邻居的反感和不满。这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他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是并不认同现实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改变现实,实现理想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描写和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他不仅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和挑战,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这种关注使他更加真实和深刻地理解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