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看雪咏君诗,想见朱衣在赤墀。
为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
曲墙稍觉吹来密,穷巷终怜扫去迟。
欲访故人非兴尽,自缘无路得传卮。

【注释】

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次韵,即用原诗的韵脚和句式来写一首新诗。仲通学士,指王仲通。王仲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学生。火城将策试:火城,指考场上的考官,将,副词,表示动作的进行。云屋听窗知:云屋,指考场上考生坐的地方,听窗知,意为通过窗户可以知道考试的内容。穷巷终怜扫去迟:穷巷,指偏僻的小巷,扫去迟,意为打扫得很慢。欲访故人非兴尽:欲,想;访,拜访;故人,老朋友;兴不尽,兴致未尽;自缘无路得传卮:自缘,原因;得传卮,意为没有途径得到一瓢酒喝。

【赏析】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载:“王仲通为进士及第后,与白居易同游洛下,作诗相送,白答以诗云:‘忆君诗里旧,今日又闻君。’”此诗就是白居易对王仲通的“忆君诗”所作的答诗。首联写雪景,颔联写雪中赴试,颈联写雪后扫街,尾联写雪夜访友,情景交融,情韵悠长。

首联起笔点明自己是在雪中看到友人的诗,并由此想到友人身着朱色官袍,正身临考场,这既写出了雪景,也写出了友人应试的情景。

颔联进一步写雪中赴试的情况。诗人在雪中赴试,是为了参加考试,而王仲通则是为了考选官员,两者虽不同,但同样需要考试,所以诗人便用“为问火城将策试”一句,把两种不同的赴试情况联系在一起。这里,“将”字用得很有分寸感,既写出了赴试的人众多的情况,也写出了考试之难。而“云屋听窗知”,则更是写出了考试时考生们的心情。因为考试时考生们都坐在“云屋”里,只能听到窗外的声音,而不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这就使得他们的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因此,这句诗既写出了考试时的紧张气氛,也写出了考生们的心境。

颈联进一步写雪后的扫街情景。由于雪后街道上积满了雪,行人都纷纷踩在上面行走,于是,就有人开始扫雪了。这里的“稍觉”、“终怜”两词用得很好。“稍觉”、“终怜”这两个词,既写出了扫雪的人对积满雪的街道的无奈和厌烦之情,也写出了扫雪的人对于清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正因为扫雪很重要,所以人们才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甚至从清晨开始就一直在扫雪,一直到天黑才肯休息。这样写,既写出了雪后街道上的景象,也写出了扫雪者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

尾联再回到首联所写的雪中赴试的情景上来。由于大雪纷飞,所以诗人在雪中赴试时,心情十分激动。而到了夜晚,当他想起那些曾经参加过考试的朋友们时,又不禁感到惆怅和伤感。因为那些朋友现在一定还在想着自己,也许正在盼望着能够和自己相见。可是自己却无法找到他们的住处。因此,他只好独自饮酒消愁解闷了。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单地写了自己饮酒的原因,但却写得很有情味。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愁苦和无奈,而是通过饮酒来间接表达出来。同时,由于诗人在喝酒时还想到了其他的朋友,这就使得他的愁苦和无奈显得更加真实、深刻。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却写得情意绵绵、意境深远。它既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当代人所应该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