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波澜不自期,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一见心如客得归。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王太祝的,表达了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王太祝的感激之情。

首句“尘土波澜不自期”,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觉得自己像被尘土裹挟的波涛,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这里的“尘土”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波澜”则表示人生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第二句“飘然身与愿相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助。这里的“飘然”意味着轻松自如,而“相违”则表示与自己的期望相反。

第三句“衰根要路知难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认为在人生的要道路上,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持。这里的“衰根”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脆弱,而“要路”则表示人生的关键时刻和重要的机会。

第四句“病羽长年欲退飞”,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悲观和失望。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生病的鸟,虽然有飞翔的能力,但却因为年老体弱而无法再向前飞去。这里的“病羽”象征着身体的虚弱和疾病的困扰,而“长年”则表示漫长的岁月。

第五句“高论已嗟能听少”,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和自责。他认为自己在高谈阔论方面的能力不足,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这里的“高论”指的是深奥的理论或见解,而“嗟能听少”则表示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最后一句“力行还恨赋材微”,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而不是空谈理论或夸夸其谈。这里的“力行”指的是实际的行动和实践,而“恨赋材微”则表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