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来见一羊裘,默默俄归旧钓舟。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诗句解释与赏析:
严陵祠堂
- 汉庭: 汉朝的朝廷。
- 来见一羊裘: 来到严陵(即严光,字子陵)的祠堂,他穿着一件用羊皮制成的外衣,这在古代象征着隐士或高士的简朴生活。
- 默默: 安静地、静静地。
- 俄归旧钓舟: 突然回到他过去经常垂钓的老船,暗示他返回隐居的生活。
译文:
严陵的祠堂前,我见到一位身着羊皮衣服的人,他安静地回到了他过去常坐的钓船上。
注释:
- 汉庭:汉朝的皇宫或朝廷。
- 来见一羊裘:来到严陵的祠堂,这里指的是严光,他身穿羊裘,代表他过着朴素无华的生活。
- 默默:静静地,无声地。
- 俄归旧钓舟:“突然”的意思,意味着他突然回到了过去钓鱼的地方。
赏析:
首句通过描述严光身穿羊皮衣的形象,描绘了一幅隐士归隐的画面。第二句则通过“俄归旧钓舟”,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回归自然的决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严光的隐逸生活和他坚定的志向。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 迹似磻溪: 像磻溪一样,有其独特之处。
- 应有待: 应该有所期待或等待。
- 世无西伯: 世上没有人能像周文王姬昌那样。这里的“西伯”指的是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之一。
- 可能留: 可能留下痕迹,即被后世记住。
译文:
他的行迹就像磻溪,应该有所期待,但世上没有像周文王这样的人能留下深刻的影响。
注释:
- 迹似磻溪:指他的行迹如同磻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一般独特而引人注目。
- 应有待:表示他的行动应该受到后人的关注和期待。
- 世无西伯:意指在当今时代,没有像周文王那样的贤君能够像他一样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
- 可能留:表示虽然他的行为可能不会直接留下显著的痕迹,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仍可能被后来的人们所继承和发扬。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严光隐退后社会对其行为的认可和期待的情感。尽管历史长河中无人能如周文王般成就伟业,但严光的行动和精神仍有意义,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 崎岖冯衍:形容经历坎坷,才华未得到充分发挥。
- 索寞桓谭:形容孤独寂寞,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 才终废:才华被废弃或未能得到重用。
- 索寞桓谭道不谋:形容一个人虽然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没有机会实现或与人交流。
译文:
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由于才华被废弃,他的理想和追求最终未能实现。
注释:
- 崎岖:形容道路上困难重重,比喻经历曲折和困境。
- 冯衍:这里可能是“冯衍才”(指才华横溢但未能得到施展的人)的误写或省略。
- 索寞:孤独寂寞的样子。
- 桓谭道不谋:指桓谭虽怀有理想但无法与他人交流或实现。
赏析:
此句反映了严光虽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却因时运不济和社会环境的限制,未能得以施展。这不仅揭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也表现了一种坚持信念但现实难以兑现的悲剧色彩。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 勺水果非鳝鲔地:意为即使是勺里的水果,也并不是鳝鱼和鲔鱼所能享用的地方,比喻环境的限制或局限。
- 放身沧海亦何求?:意思是即使置身于广阔的大海之中,又有什么要求呢?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态。
译文:
即使是勺里的食物也不是鳝鱼和鲔鱼所能享用的,即使身处广阔的大海之中又有什么要求呢?
注释:
- 勺水果非鳝鲔地: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环境或个人处境的局限性。
- 放身沧海亦何求?:表示即使面对广阔的海洋,也没有更多的追求或愿望。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追求。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心态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可贵,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