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才处处是穷涂,两地谁传万里书。
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
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南归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 首联:
- “无才处处是穷涂” —— 表达了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形容处境艰难。
- “两地谁传万里书” —— 表达了书信往来稀少,难以传达彼此思念之情。
- 注释: 无才:没有才能;穷涂:穷困的境地。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以及与远方友人联系困难的现实。
- 颔联:
- “节物峥嵘催岁暮” —— 节物即节日,峥嵘指壮丽,催指催促,岁暮是指年末。这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与时间的流逝。
- “溪山萧洒入吾庐” —— 溪山指自然景观,萧洒意为洒脱、自如。这句描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美好,与诗人的居所融为一体。
- 注释: 节物:节日;峥嵘:壮美;催:催促;岁暮:年末;溪山:自然风光;萧洒:洒脱自在;吾庐:我的住所。
- 赏析: 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 颈联:
- “南归犹喜寻同志” —— 表示尽管南归,但仍喜欢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北去还闻困索居” —— 表示北去时听说自己的住所被征用,生活陷入困境。
- 注释: 南归:从南方返回;犹喜:仍感到高兴;同志:志同道合的朋友;北去:从北方回来;索居:被征用的住所。
- 赏析: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个人命运的坎坷。通过对比南北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的感慨。
- 尾联:
-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 表示不必纠结于过去的约定,因为现在有朋友相伴,就像乘坐篮子车一样自在。
- 注释: 佳句:美好的诗句;论旧约:讨论过去的约定;阳羡:地名,这里指朋友所在的地点;篮舆:篮子车。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