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诗翁忆雪诗,坐愁穷海瘴烟霏。
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
阊阖与风生气势,姮娥交月借光辉。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点缀丘园荣树木,埋藏沟堑乱封圻。
高歌业已传都市,逸兴何当叩隐扉。
颇欲携樽邀使骑,几忘温席荐亲闱。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

【注释】

手把诗翁忆雪诗:手持酒杯,想起诗人写雪的诗句。

坐愁穷海瘴烟霏:坐在海边,感到穷海的瘴气中烟雾迷漫。

谁令天上苍茫合:是谁让天上的苍茫与人间相接?

忽见空中散漫飞:忽然看见空中飘散开来了雪花。

阊阖(chānhé)与风生气势:指天门(阊阖山)因风而显得雄壮威严。

姮娥交月借光辉:指嫦娥在月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山鸦瑟缩相依立:山上的乌鸦因寒冷而蜷缩在一起。

邑犬跳梁未肯归:城中的狗因为寒冷而四处游荡,不肯回到家中。

点缀丘园荣树木:点缀着丘陵和园子里的树木,使之更加生机勃勃。

埋藏沟堑乱封圻:“埋藏”(即“封”)着沟壕和山涧,使得土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如同乱了疆界一样。

高歌业已传都市:高歌之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城市。

逸兴何当叩隐扉:我那悠然的心情应该到隐居的地方去寻求。何当:应当,应当的时候。

颇欲携樽邀使骑:很想邀请使者骑着骏马来喝酒。

几忘温席荐亲闱:竟忘记为亲人安排床铺和铺设席子。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你今天早晨就要去参加朝廷的春祭,还勉强劝导灾民开垦田地,以补充一年的饥荒。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初,时钱起任湖南观察使判官。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以及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第一句“手把诗翁忆雪诗”,点明诗人回忆昔日写雪的诗句,表现出对雪的喜爱和赞美。第二句“坐愁穷海瘴烟霏”,表达了诗人对海南地区气候恶劣、天气寒冷的感叹。第四句“谁令天上苍茫合”,则揭示了诗人对天空与人间相连的感慨。第六句“忽见空中散漫飞”,描绘了雪花飘洒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七句“阊阖与风生气势”,则是将天门山因风而显得雄伟壮观的画面展现给读者。

诗人继续描绘了雪花飘洒的景象和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第八句“姮娥交月借光辉”中的“姮娥”指的是嫦娥,暗示了月亮与嫦娥相映成趣的美丽画面;第九句“山鸦瑟缩相依立”则描绘了山间的寒冷景象,以及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而蜷缩在一处的情景。第十句“邑犬跳梁未肯归”则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以及人们在城市中的忙碌身影。

最后两句“点缀丘园荣树木,埋藏沟堑乱封畿”,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最后两句“高歌业已传都市,逸兴何当叩隐扉”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飘洒、寒风凛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之一——注重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